电子书包:正在走进教室

    传统纸质的教材一旦出版,发现错误或者缺陷,编辑只有在修订的时候才能进行改动,这使教材的正确率得不到保证,内容的更新得不到保障。电子教材则不然,出版社无论何时何地发现错误或是学科出现新发现内容都可以即时在网络上下载,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且传统教材的循环使用受到修订的限制,而电子教材可以节省更多的纸张,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与当前提倡的“低碳”理念相一致。

    电子书包: 如何让学生喜欢

    ·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

    ·关注读者的“纸本”情怀

    课本的设计内容依次有封面、封底、书脊、扉页、环衬、内页、护封、勒口等设计环节。但在显示于屏幕上时,人们是通过手和屏幕点对点的交流来实现书籍页面的切换和跳转。这将改变电子书籍设计的内容,以读者的新阅读习惯来改变阅读方式。比如书脊、护封、勒口就无设计的必要。另外,翻阅的多种动态设计也会影响和拓展扉页、环衬、内页的设计方式。

    印刷出版的教科书,装帧材料和工艺给师生带来除视觉外,触觉以及嗅觉等方面的感受。书籍的纸张,印刷的凹凸质感,翻阅书籍时隐隐散发的书香在突出书本主题内容的同时又愉悦了读者的心理。而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模拟图书显示在屏幕中之后,其阅览方式已丧失了阅读印刷品时的真实触感体验。但同时通过数字化图书界面设计,色彩、音效、动画这种视听语言又可以给师生以新的体验和感受。因此,电子教材的设计必须与操作软件的功能紧密结合,才能使设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显现出来。

    纸本教科书在其固定元素的设计中,抓住文本与图像在构成版式设计的同时,特别是在纸质的选用中,需要了解纸本的属性,把握纸质本身所带来的人文情感,达到内容在精神和感官上情感的完美统一。而电子教材的元素类别较多,以其多种视觉表现形式吸引着新时代的师生,但在本质上缺少了人本情怀,成为美术编辑关注的焦点。在设计电子教材时,更需要发挥本身的优势,用多媒体元素表现的优势,以弥补电子书籍纸本感受的不足,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

    电子书包: 怎样更好服务内容

    ·封面设计

    ·版式设计

    ·图形、图像设计

    第一步:封面设计

    虽然电子教材的封面设计已经不需要再对材料与印刷装订工艺进行选择,但更要注重画面感的效果及其与教材本身内涵相符。要从立意、构图与色彩等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须有好的立意。电子教材面对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学生,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心智和审美还不成熟,网络时代形形色色的视觉形象和元素也对他们形成一定的影响,积极、大气而又时代感强的封面设计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不可小觑。另外,电子教材封面必须要有好的创意,要确切地表现各科教材的主题及特点,要突破封面本身容量的局限,使读者不单就封面看封面,而是通过封面所表现的形象去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加深对学科的学习理解。

    其次,须有贴切的构图。如果说立意是封面的灵魂,那么构图就是封面设计的骨肉,深邃的创意只有通过完美的构图、精巧的造型才能体现出艺术效果。在电子教材中,封面设计要有合理的平面构图,要主次分明、和谐统一。

    最后,须有适宜的色彩。封面是有灵魂、有情感的,封面设计不能只靠形象来体现,还要有色彩的协奏,才能组成一曲优美的旋律,适宜的色彩可以使其与立意、构图协调一致地去创造感人的艺术形象。电子教材封面设计,更加注重封面的色彩必须符合教材学科的特性这一特点,注重综合运用色彩的变化及整体色彩的调和,创造出富有魅力的结构形态,进一步给读者以视觉上的美感。

    第二步:版式设计

    电子教材的版面构成要素除传统教材的文字、色彩、图像等视觉要素外,新增加了属于导航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动态构成要素。多元化的构成要素各自拥有着不同功能和使命。因此电子教材在版面设计上首先要清晰明确地分工协作,通过对诸多要素进行富有层次的优质安排,科学地引导视线流动。同时,版面设计应更加生动、灵活,使页面常翻常新,变化无穷,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除书籍内容本身以外的乐趣。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