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彩虹——读南妮的新著《妖娆时代》

  地铁和隧道使得都市的空间变得紧促和便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缩短人们彼此心灵之间沟通的距离。对于物质生活享受的无尽追求,令无数都市人如夸夫追日,气喘吁吁,从交谈的语速增快,从短信的字数简洁到判断价值的标准刻板为钱币化,累在过程,却永远达不了终极目标,每每产生无奈、惶惑和痛苦。此时一读南妮的《妖娆时代》可以使你悸动不安的灵魂软着陆。固然,文学是美、内敛而抽象的,就像不能把一弯彩虹架在一幢高层建筑物上,然后再把高楼当作一只拉杆箱那样牵回家为己有,因为那仅属于广告创意而非真正的诗意。但是,文学的本质又是平民的,现实的。正是因为揉和了文学的素养和积淀,南妮写时尚便多了几分从容,写世俗民情多了几分雅致,写苦难则多了几分执着。

  人生难得几回搏,但是勿庸否认,往往会令人看见搏出位的姿势有欠高雅,结果甚至会鼻青眼肿,而此时看客冷漠,敌手窃笑,于是痛苦得心尖滴血。于是,南妮就在她的这部随笔集中教你几招,首先,她在指出病根的同时又开药方:“智力是他隔绝世界的根本,也是他与世界隔绝的武器。”“和血吞下,自己走啊!”作家奈保尔的话是为箴言,还是要前进,即以时间换空间,在可能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舔伤口。她文中的“南氏功夫”妙招连连且又切实可行:要减少现代人的紧张,懂得生命是慢慢的等待,如上海名作家师陀的夫人请来的大厨烹鱼味美,要领在于:“鱼在锅里不要去乱动它。”而这种等待并不是消磨与麻木,而是要热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也是我们能战胜困境的武器之一。只要你端正心态,切实可行地生活和努力,在不经意间,心情和生活会有本质的改变,就像电影《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的波妞跃出海面与五岁的宗介相吻刹那间,她的鱼尾巴忽然变成了人的双脚一样。

  读南妮的《妖娆时代》,并不像走进冷艳的费神雕琢过的首饰铺,而是如走进一个常年勤快拾掇过的菜园,在现实的土壤上和求真向善的阳光下成长的新鲜蔬果闪耀着清新光泽,造型自然,营养可口。南妮的都市随笔文风明丽活泼,如有江南田野风光的神韵。出访国外,新鲜事特多,而她的随笔却不见絮叨流水账,写景,仅寥寥两句,先实写罗马街上几张色彩鲜艳的咖啡桌反衬古老建筑高耸的沧桑,再虚写从咖啡香中可品罗马当今活力,如此而已,名城的古与今、色香味却都有了。又如写人,在南非外交部会议室里倒茶和记录的三位穿着色彩和谐的便装而非职业套装的年轻知识女性,当听到南非的大使先生的生动介绍而不约而同发出轻轻的笑声,正写出了新南非男女平等后女性的轻松心态。笔者由彼处的轻轻笑声,感到她们外表靓丽的青春美和心灵的自由美相得益彰,因而她们美得更令读者心醉。

  《妖娆时代》从日常的都市生活到异域城市,每有发现,涉笔成趣,篇幅不长,文笔灵活,其对都市的时时处处的留神勾勒正是对都市人的一种关怀和鼓励。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