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大多数的文章选自近几年来我在《新民晚报》“都市随笔”版面上的专栏“在中心的边缘”。还是喜欢生活在大城市,因为它丰富、便捷、刺激、妖娆。大城市五光十色,让人目眩神迷,但这不代表你非得喧哗或者非得冷漠。在城市的繁华与色诱中,你也可以选择最质朴最简单的生活。闹中取静,是意境的悠远,也是心志的骄傲。 作家沈嘉禄有一次在饭桌上感慨:文章是越来越难写了。网络发达,文明普及,现在的年轻人都有很强的写作能力。我赞同他的话,赞赏他的姿态。并不是所有的作家、所有写作的人都这么看的。不少人因为能够顺利发表作品,或者仅仅因为是文字职业的缘故,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并拥有某种肆意张扬的权利,这是可笑的。 发现世界之大、历史之玄与自我的膨胀、骄傲是呈反比的。这就是文章难写却还要写下去的动力。真理是一个恋人的话,追求者的姿态只能是低而又低的。积极入世,同时否定自己,很妖魅,很无限。“中年之后,文章中甚至不能轻易出现‘我’这个字。”作家程勇说得更加绝对。明白他说的不是行文的技巧,而是境界的取舍。可惜,这毕竟还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记得《全职太太》一文发表后,有读者来信表示不同观点。女性,匿名,带着某种愤怒,批评我对“全职太太”生活形态的看法。当时没有回她的信,因为双方的立场都很绝对,可能越辩越不清。人,都是想肯定自己的人生选择的。而一旦被否定被担忧就生起气来,是否说明自己也不是那么坚定?就如同她揶揄我“你有酸葡萄精神”一样,也许潜意识中,的确有那酸葡萄精神也未可知。这种反馈是有趣的。这也是文章越来越难写却还在写的原因之一。 作家苗炜写《西班牙火腿》,从马德里马约尔广场附近的“5J火腿餐厅”18世纪的来历,一直写到深入安达卢西亚探望伊比利亚猪的养殖环境,他何尝需要炫耀与卖弄?如同他一以贯之、令人赞叹的朴实细腻作风。今日的职业写作就应该是这样高投入、低姿态的。 相比之下,我们大多数人的写作也只是非职业写作。 感谢贺小钢,没有她的肯定与鼓励,就不会写专栏。 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及责编蒋惠雍热情策划与出版这套女性随笔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