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古都》是朱天心对自己文学来时路的一次巡礼。她以往作品的重要场景,从重庆南路到西门町,从中山北路到淡水镇,又被她结实的走了一遍。事实上《古都》本身就像一座古迹,潜在层层文本,有待又一批有心人的挖掘。小虾与同学间的眉目传情,二十年后成了异乡空候;“三三”末期的《淡水最后列车》,如今有了淡水快速捷运;《新党十九日》的时代啊,哪晓得会起来这许许多多的众声喧哗;《去年在马伦巴》的荒谬,又怎比得上今日台北的一夕数变?见佛《佛灭》,但有信仰的强人一个接一个散播他们的希望与快乐。台北街头,朱天心窥见各代亡灵四下窜流。好死歹活,各凭天命,江山无梦,呜呼哀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