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11月3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本届长篇小说奖得主分别是方方(《武昌城》)和海飞(《向延安》)。在中短篇、诗歌和散文获奖作者中既有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骆以军,也有实力派诗人路也、年轻有为的王十月、李浩,还有80后标志人物蒋峰,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华语文学创作力量的多样性。
此次评奖依照以前的惯例,评委会由三名作家三名批评家和三名读者、媒体和出版界人士组成,评奖的范围是2010年11月到2011年10月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和非虚构作品。让人瞩目的是今年诗歌奖的获奖作者是民谣歌手、行吟诗人周云蓬。作为一个盲人,这个世界对周云蓬来说虽然模糊不清,但他却纵意驰骋、行走无疆。对于获奖,周云蓬说“我很庆幸自己的荣誉是那种缓慢亮起来的曙色,就像当初缓慢黑下去的失明。”在颁奖典礼现场,他还演唱了获奖诗作《不会说话的爱情》。
由《人民文学》杂志发起的“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也开花结果。获奖作家李娟已完成了她的《羊道》系列,小说家乔叶获奖非虚构作品《拆楼记》和《盖楼记》,以毫不妥协的有力笔触,描绘出利益之下人与人之间真实甚至是残酷的角力。
此外,在本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中,姚鄂梅、塞壬都是第二次获奖,“她们的才华与日俱增,新作深深打动了评委。”《人民杂志》副主编宁小龄表示:“之前之所以制定‘曾经获得过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的作者,将不再参评’这项规则,是希望鼓励并推出更多新人,但到了今年,这个奖项已经是第九届了,从前的获奖纪录应该归零,重新开始,以作品说话,对所有作家才更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