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施耐庵文学奖揭晓

  首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评选近日在江苏省兴化市举行,贾平凹的《古炉》、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海外作品)、宁肯的《天·藏》等4部作品获奖。兴化籍作家顾坚的《青果》和谷怀的《南瓜花》获特别奖。

  施耐庵文学奖,全称为施耐庵长篇叙事文学奖,是由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以“中国长篇小说之父”、《水浒传》作者、兴化籍文学家施耐庵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该奖旨在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推动汉语长篇叙事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同时提升兴化长篇叙事文学的创作水平。施耐庵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4部作品,其中海外作品1部,首届每部奖励10万元;另设特别奖1-2部,奖励兴化籍作者的作品。

  文学奖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春龙说,施奖评奖范围并不局限于小说,还包括长篇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诗歌等一切长篇叙事文体,因此奖项面向的作品范围更广;同时,施耐庵文学奖终审评选充分尊重评委的个人看法,尽量不与其他文学奖项交叉,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能脱颖而出。在评选程序上,施耐庵文学奖借鉴诺贝尔文学奖,采用“提名”方式,每届聘请不少于50名专业人士组成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通过2轮推荐确定20部候选作品。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具有权威性的11位文学专家组成,委员为终身聘任,原则上通过3轮投票确定获奖作品。评审意见、评审结果均以实名由组委会公布。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