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同时,还是个资金推动市。于是,在国有股减持这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被彻底地搬走后,人们关心的另一大问题是:有多少资金在为股市撑腰?后续资金能将股市的腰撑得多高?这也是这波行情能走得多远的关键所在。
各类基金摩拳擦掌 实际上,行情能走多远主要要看主力机构的动向,而机构投资者中基金动向是最值得关注的。 据公开资料分析,目前,基金的仓位仍较轻,此轮行情中踏空的基金不在少数。6月24日,当国有股减持出台后,股票几乎全线涨停,而据当日公布的开放式基金净值看,其增长率远低于9%,其中,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最多,也仅从前一个交易日的1.042元涨至1.086元,增长4.22%;南方稳健次之,从1.0123元增至1.0479元,增长3.52%;华安创新从1.032元增至1.036元,仅增0.39%;而鹏华行业增长基金净值未变。从中可以判断,成立不久的开放式基金——鹏华、金鹰等还未来得及建仓,而较早成立的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在10~50%之间。 今年“1.31”行情中,以华安创新为代表的基金不参与行情。在重大利好出台、股市成交量急剧放大、外围资金蜂拥而入的情况下,基金不会再死守防御性战略,以规避风险放在首位,否则,基金规避的不再是风险,而是规避了任何机会。当然,在面对机会之时,以投资专家著称的基金不会袖手旁观,坐失良机。长盛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兼同盛基金经理邓瑞祥、华夏成长开放式基金经理王亚伟、南方稳健成长开放式基金经理李华、国泰基金公司金泰基金经理王雄辉等均认为,目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已基本得以释放,场外原处于观望中的各类资金,尤其是机构资金,可以较放心地入市了。有业内人士分析,开放式基金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将股票仓位提高到50%以上,封闭式基金将仓位从50%提高到60%~70%,加上丰和、鹏华、金鹰等新成立基金,以及7月1日发行的规模为20亿元久嘉证券投资基金,预计将有200~300多亿元新增资金入市。
回购活跃 市场资金充沛 自6月23日国有股减持停止后,6月24日,机构的国债回购也顿时活跃起来。当天,回购的量达150亿元,25日有所减少。其中R003(3天期)成交量为31.7亿元,R007为5.64亿元,R014在24日达4.93亿元,25日为1.19亿元,R028成交25亿元。从中可以看出,机构回购融资量以3天期和28天期增加最多,这与前段时间机构回购以3天、7天为主有所区别,说明机构的资金用途已从摇新股转而投资股市或者准备投资股市。另外,尽管国债回购的数量较大,但回购利率并不算高,仅为2.5%左右,最高也没有超过3%,说明市场的资金量相当充沛,融资成本并不高。由于资金充裕,行情的延续应该有保障。
银行资金入市 最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资金,一旦居民存款大规模进入股市,此次政策性行情将有可能演变成又一轮大牛市行情。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资料显示,5月末,全国居民储蓄持续快速增长,余额达8.04万亿元;此外,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5.33万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仅11.83万亿元,存贷差有3.5万亿元之巨!也就是说,目前,金融机构的负担很重,有3.5万亿元的存款贷不出去。 当然,管理层对此早有反应。今年3月以来,管理层逐渐开始对银行资金入市有了正面鼓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也三番五次地暗示:要让8万亿银行储蓄更多地进入股市,以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 据多家券商研究人员分析,国有股减持停止后,潜在的银行资金入市规模当在5000亿元以上。我们姑且不论入市资金是少于5000亿元,还是远大于5000亿元。我们只是假设3.5万亿元存差中有10%,即3500亿元进入股市,股指将被推高多少?截至6月21日,沪深两市流通市值总额13331.52亿元,其中沪市7767.42亿元,深市5564.10亿元,3500亿元入市将推高股市综合指数26.25%,以上证指数替代综合指数简单计算,上证指数将从1562点推高至1972点!如果入市比例增加,股指将站在2000点以上。 可以预见,如果银行资金大规模入市,效果将是“一箭双雕”。一方面,缓解商业银行的存差压力;另一方面,激活证券市场,为包括银行在内的国企上市融资营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