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除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外,《魔咒钢琴》中以相当篇幅描绘了一系列钢琴演奏场景,并以音乐形成贯穿故事的一条暗线,您如何看待这种写法? 葛浩文:我想读者都会同意这样的写法引人入胜。音乐是无国界的,只要有兴趣,每一个人都可以欣赏任何一个国家文化所产生的音乐,这一点和爱情(以及友情)有类似的地方,都是无国界,只要心心相印,有共同之处,都可成为恋人或朋友。你大概也知道贝拉本人是个钢琴家,她对音乐不但情有独钟,而且有相当的造诣,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记者:目前,华语文学作品正在不断被译介到世界各国,但它们中的大多数在海外市场上并未取得佳绩。在您看来,一部翻译作品需要获得海外读者的认同,需要哪些条件? 葛浩文:这个问题不知有多少人问过了,所以就不细答了。我只能说,没有人可以预估一部作品的市场销售,我一个做翻译的,更无法说到底什么样的翻译小说会得到海外读者的认同。我恨不得他们会喜欢我翻译的每一部小说! 记者:在《魔咒钢琴》的写作中,许多地方可以看到贝拉的热情。她将对于生活的浓烈感受,倾注到写作中,使故事充满激情。但也有人认为,作家在写作中应当保持克制,以节制的写作控制故事走向。在热情与克制之间,您认为一个优秀的作者应当如何取得平衡? 葛浩文:这对我来说,很容易,一个作家不管写什么,一定要写自己喜欢的,写令自己感动的,而不要去追求什么潮流,更不要为评论而写。当然我不是作家,或许有人会说我没有体会到作家写作上的困扰,但是我想在某一层次,我也有类似的经验,那就是,我不能为评论翻译,我只能为自己,翻译自己喜欢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一部小说翻好,对得起自己就行了。作家创作,想必也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