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钢琴(24)

    24.她突然被什么声音击中了
    
    吃完饭,阿坚和彩玉就听到了从楼上传来小波的咯咯笑声。“宝贝,你将来也一定是音乐家,你看你,这姿势与你父亲弹琴时好像啊!”说着说着,李梅的脸色突然一变,自言自语地说:“但是,他们的处境看上去很糟糕,看样子都吃不饱,亚当的气色很难看,人也瘦了不少……怎样才能够帮助他们呢?”
    
    亚当在两个犹太人保甲的“护送”下,来到虹口的日本电台。实际上,日本电台就在隔离区的旁边,当初,日本军部就是为了让日本电台免受盟军的轰炸才让犹太人隔离区比邻而居。日本电台的制作人员警告亚当,弹奏什么都行,就是不许弹肖邦的《革命进行曲》。走进日本电台直播间,饥饿疲惫的亚当坐到钢琴前,他闭上眼睛,在胸前划着十字,他在祈祷上帝,一定要让李梅听到他的琴声。他试了一下键盘音,虽然比自己的黑色三角钢琴差远了,但是,还勉强凑合,音准是没有问题的。
    
    亚当将自己的手指伸展了几个回合,就弹奏起肖邦的《离别》。他暂时忘却了一切,全然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之中了……
    
    肖邦19岁时,爱上一位华沙音乐学院的女同学葛拉柯芙丝卡,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声乐天赋的姑娘,肖邦因为生性羞怯,始终不敢向她倾吐爱意。当他决定远离祖国前往巴黎时,在葛拉柯芙斯卡的面前,弹奏了这首缠绵幽怨的钢琴曲,向这位日夜思慕的美丽少女告别。曲中那段充满爱慕、悲戚而且非常美丽的主题,曾经无数次地感动过亚当和李梅,他们也讨论过,像这样美丽而又独特的旋律,这种初恋的感觉,这种想说又不敢说的悲伤和凄凉,人的一生只能够经历一次。因此,这种音乐感觉也只能够捕捉到一次。肖邦自己也曾说:“像这样优美的旋律,以前我从没有写作过,恐怕以后也不容易遇到。”现在亚当弹起这首《离别》,与腹中的饥饿和命运的坎坷呼应,更加的悲伤和凄苦。 

    这天,阿坚早叫来了一辆黄包车等候在门口,李梅抱着小波一出门,就坐上了黄包车,他们欢欢喜喜地直奔繁华的霞飞路商业街。想到在某一特殊的时刻,她日思夜想的亚当突然看见他俩的爱情结晶小波时,会是怎样的惊喜?李梅不断在吩咐黄包车夫:“快点,快点……”
    
    在日本电台的直播间里,亚当已经弹第二支曲子。第二支是肖邦的《降B小调奏鸣曲》,这首曲子是肖邦在巴黎流亡时,哀悼自己的祖国的宏大奏鸣曲。由于奏鸣曲的气势要投入演奏者的浓烈情感,一开始,亚当就显示出体力不支的虚脱。但是,祖国、田园、家庭和恋人,战争、炮火、废墟和浓烟,山河破碎的悲痛和大地沦陷的呜咽,亚当的心被钢琴从身体里拽出来,飞向无垠和辽阔的天际,“梅,亲爱的,你听到我心呼唤了吗?我苦难的犹太同胞和中国同胞们,还有上帝和我们犹太之神,你们都听到了吗?”
    
    而此刻,在霞飞路儿童服装店里,李梅正一件一件地为儿子挑选小衣服和帽子。她全然不知道此刻的亚当在空中呼唤着她。差不多就是亚当将《降B小调奏鸣曲》快弹完时,李梅才选好衣服,然后再一件一件地穿在李波的身上,然后,抱起李波出了商店的大门,坐上了等候他们的黄包车……
    
    日本电台的直播间里,亚当鼓起全身的力气,敲向键盘,将奏鸣曲的高潮部分的最后一组和弦弹完。然后,他伏在钢琴上,显然是太累了。电台切换到新闻短讯,一个工作人员给亚当端了一杯水。亚当喝了一口水,忽然想起了什么,精神一振,向制作人要求再演奏一首他自己创作的曲子,叫《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
    
    亚当知道,他必须坚持必须弹奏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可能他会一直弹下去,多弹一会,就多一份寻找李梅的可能。
    
    阳光下的李梅坐着黄包车,兴致勃勃地和小波在说笑。就在此时,她突然被什么声音击中了,抬头望向天空,似乎从天上飘下亚当隐隐约约的琴声,尽管街道喧闹嘈杂,但是,她还是听到了悠扬的琴声,虽然仿佛从天际缥缥缈缈而来,但她分明听到了某种遥远的呼唤,她的心感应到了,真的感应到了……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