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的青春梦

    《浅草小子》,又名《北野武前传》,给人的感觉,只能用妙趣横生来形容。

    北野武,日本著名导演,所谓前传,讲述的是北野武做导演前在浅草当演员,后因风格独特而走红的青春拼搏经历。传记结构简洁生动,眉目清楚,漫漫追忆当初渴望去浅草做艺人的“突发奇想”,开始时默默做电梯男孩,在电梯里遇见师父,师父教他一段踢踏舞,他一个人在电梯里“嗵、嗵、锵!嗵、嗵、锵!”地拼命练习,第一次登台,演一个人妖……其间散忆着的更是对过往的人的眷恋:对师父技艺的钦佩,舞女们对自己的宠爱有加,还有一同喝酒一同梦想的井上,叫花子阿清,怪人马奇……

    在这些看似很艰辛的艺人生涯追求中,北野武却有一种笔力让我们忍不住边看边笑,传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北野武,他的幽默讽刺,愤世嫉俗的所思所想、所评所感能一下子戳穿一切做作矫饰,魑魅魍魉。面对“风月堂”咖啡馆里有家族依靠却自称“疯癫族”的浪荡子“不择对象地吹嘘着戏剧学呀电影学呀作家论之类的话题”,“我”明确感到“不管是哪一类话题我都觉得无法亲近,听起来都像是些不着边际的谎话。”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家伙们“等成了米店老板、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以后,大约不会还一直谈论萨特。”另外,北野武时刻暴露内心真实想法,也让人忍俊不禁,让大妈帮忙引见师父,大妈见到师父则寒暄“哟,师父您来了。今天天气不错啊!”这时“我”的心思插入:“这是在说啥呢?这老太婆!我几乎要晕倒在电梯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更令人捧腹的是北野武的痞气和无厘头,帮师父买马券,觉得师父的号码肯定不能中奖,就明目张胆地侵吞;井上生病,“我”对舞女们一窝蜂地来慰问深表嫉妒,就把送给井上的食物“从左到右敞开了肚皮吃个一干二净。”更不可理喻的是,北野武竟然向叫花子阿清借了500块,结果反被讹诈去5000块。

    但是就像“我”明白师父“看似严厉,满脸固执的样子,其实是个处处替人着想的好心大叔啊!”北野武虽然如其电影《菊次郎的夏天》里的大叔那样恶趣散漫,却也十分善良,而且有着对艺术、对理想的追求,吃住条件差都不在乎,虚心向师父请教,总是想着要磨练演技,敢于创新,终于创造出了百无禁忌,令观众震惊,令竞争对手鼓掌的漫才风格。也正是有一颗良善的心,北野武才能感受到迫于生活而跳脱衣舞的舞女们的良善,“她们宽容而又善良的心地以及豁达的生活态度,让我这样贪得无厌的人看来,只觉得艳羡不已。”而北野武和喜剧大师深见千三郎的师徒情谊更是让人动容。

    《浅草小子》不仅以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上世纪七十年代浅草大众娱乐街的风情画,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形式和社会环境,以默默温情捕捉了艺人们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窥见了艺人们人生的复杂悖谬处。师父技艺精湛,仪表堂堂,可是师父也让老婆做舞女,也会拿自己的残疾开玩笑,又十分好赌,“专门以折磨我为乐”;舞女们明明吃进苦头才做这一行,却乐善好施,也会和同伴斗富,花起钱来十分挥霍,有的舞女家里还供着和她们生活空间极不相称的佛龛,而“我”对舞女们支离破碎的生活观终究是无法理解的,只能隔着一步之遥“惊叹不已”。

    在北野武对人们悖谬人生的悉心关照中,我们窥见了鲜活的人,不可规约的人,也许如此悖谬,方能凸显出一种人格的完整感,一种真实人生的丰富与活力。整部传记一直涌动着一股年轻人执着追求的激情,可是结尾处作者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人生的悖谬,一种伤感之气袭来,师父在大火中去世了,而之前志川姐也去世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作为一名艺人,终于开始走红,多少有了点名气。回过神来,却发现那些珍贵的友人们一个个都消失了。”硬汉北野武也难逃世事无常的款款物哀。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