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人类失去的灵性

  在上帝还未失去权威的地方和时代,人们也许不需要心灵鸡汤或励志书之类的东西,因为对于信徒来说,灵魂的种种问题完全可以在上帝的教诲中得到答案。不能得到答案那不是上帝的问题,而是信仰本身的问题。然而,自从黑格尔在两百年前宣布上帝之死后,人的灵魂便失去了归宿。陀思妥耶夫斯基目光如炬:“上帝死后,一切都可能发生。”果然,两百年来这个星球上发生的种种怪事,是前黑格尔时期的人难以想象的。不用说奥斯维辛和世界大战这样赤裸裸的大屠杀,就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气,每天都在遭到人为破坏,人类被逼向生存危机的边缘。各种压迫、剥削、欺骗和杀戮,在地球上无日无之,越演越烈。人类的钱袋从来未像今天这么充实,但其灵魂,却是从未有过的迷惘和苍白。除了挣钱吃饭,声色犬马之外,人类早已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卢梭说活着不等于呼吸,可今天的人对活着的理解就是“一口气”。以前的人在经典中寻找人生的答案,今之人则在形形色色的心灵鸡汤中吸收灵魂的养料。对于粗通文字又不愿动脑的现代人来说,心灵鸡汤像汉堡包一样方便,对付灵魂的饥渴聊胜于无。

  然而,上帝死不得。一生与教会作对的伏尔泰,对此却是早有先见之明。他告诉启了蒙的现代人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一个出来。”而此前的宗教改革,实际把代上帝立言的权利,从教会夺到了普通人手里。因此,在当今世界,出现一个像沃尔什这样的人,自称能与神对话,并将神(上帝)对他说的话付诸文字出版,丝毫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的《与神对话》何德何能,居然“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一百三十七周,拥有三十七种语言译本”。难道上帝真的眷顾他的造物不成?

  沃尔什的《与神对话》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当然不是因为沃尔什装神玩鬼,故弄玄虚,唬倒全球众生;而是他的《与神对话》涉及的都是现代人深感困惑的问题,而其给出的答案,虽也有不少是老生常谈,却也时有惊人之语,让人不能不思之再三。更有甚者,与一般心灵鸡汤或励志书不同的是,沃尔什的神并不完全超然物外,相反,他对地球上种种神人共愤之事毫不含糊,表达了凡人都会有的不满和谴责。人们从沃尔什的书中,不但可以得到对自己的种种人生困惑的解答,而且也可以找到对当今世界种种不义的一个超越性批判。也就是说,《与神对话》不仅仅处理个人心灵方面的问题,而且也试图在宏观的世界政治、宇宙真理方面给人们提供作者的看法,而这些问题也是稍有头脑的人不能不考虑的。

  另外,沃尔什用《与神对话》的形式来谈他对当今普通(美国)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有其好处。一是这使他可以以启示的方式来谈他的观点,而无须推理和论证。其次,打出神的旗号就使得他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而“一切宗教都能从人本身汲取用之不竭的力量因素,因为这种因素是人性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44页)。诉诸人的宗教因素,也是《与神对话》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要解决自己安身立命的人很少会去质疑启示的对错。第三,我们很多的人生困惑和苦恼来自我们当作常识接受的流行成见,正因为这些成见被我们当作常识或“公论”,所以就不太可能去怀疑它们,因而也就不可能摆脱由此带来的困惑和痛苦。而以神的名义来说话,就可以具有突破常识-成见的方便。天启本来就会出人意表,会是一些在凡人看来的“非常可怪之论”,这对于突破人们常识-成见的羁绊特别有效。神总是想得与人不同,但它的看法具有绝对性,理解的要理解,不能理解的也要理解。这就使我们得以换位思考,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考虑问题。沃尔什很聪明,充分利用了这个神启特点。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