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事件营销快车 图书豪赌世博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丁荣生表示,在制作《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时,他们对读者上述需求的把握就相当准确:“我们针对大众读者的需要,对图书设计了加长、变窄的特殊开本,主要考虑到大家携带方便。另外,我们书中对每个场馆的介绍都非常简练,把场馆的参观重点都标了出来。同时,每一个场馆后面都留了加盖纪念章的地方,每条路线后面还留了两个空白页,可以贴上照片,写上感慨和随笔。这样,这本书就成了读者自己的作品,可以永远留存。”当然,他们的精心设计也收到了成效,《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已经出货40多万本,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世博会旅游指南之一。 

  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得到世博局授权的官方出版物不同,科学出版社的《玩世博一本就GO》在4月30日才推向市场,而世博会在5月1日开园。周辉告诉记者:“我不觉得晚,虽然世博的书多,但大多数用的是场馆的模拟图,使用现场照片的书不多。我们所有的场馆用的都是实景照,有的是找报纸记者拍的,有的是和大使馆联系要来的。同时,我们和专业的旅游图书团队合作,在文字上和思路上也专门为世博的读者量身打造。”这本《玩世博一本就GO》是科学出版社进军大众图书领域的重头戏之一,现在也已经卖出了近8万册。 

  如果说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从世博旅游类图书中看到了良好的销售前景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童书方面,中少社和浙少社到底看中了世博题材的什么契机?

  世博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版了《海宝有约》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其副社长郑重认为,这样的图书“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浙少社在2007年推出福娃奥运漫游记系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错,认为一个品牌出版社在世博会这样的大事件中应有所作为。“当然,当时我们就知道世博会在儿童中的影响力不能完全跟奥运会相比。”郑重说,但是,世博会的特点是时间比较长,“这样我们的图书在架时间就较长。另外我们还做了海宝的英文版图书,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输出了版权。”郑重表示,总体上,《海宝有约》还是给出版社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是社会意义是浙少社更加看重的一点。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则将他们旗下的《海宝来了》系列图书作为今年重点营销的品种之一。中少社图书事业部副总监缪惟告诉记者,《海宝来了》是世博局官方拍摄的一部208集的动画片,在全国两百家电视台播放。中少社经过慎重考虑和详细的市场调查,认为世博会时间较长,影响人数较多,特别是动画片的播出时间很长,一直要播到明年年初,电视的影响力也会对图书的销售产生助推作用。“出于种种考虑,我们觉得这个项目无论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错的。这套图书我们主推的产品是动画片的截帧书,另外游戏书、智能特训书、礼品书、玩具书等,共16个品种40多册图书。其中截帧书我们预测销量是10万册以上。” 

  出版世博相关图书的出版社当然希望能够在话题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而书店方面也不愿意放过这个可能畅销的题材。王府井书店副总经理赵恒表示,在书店一进门的一楼大厅就有世博图书专门的陈列区,“事件类图书由于其时效性,我们在一段时间内会集中陈列,做一些重点的码堆。”至于是否真正看好这类图书的销售,赵恒说:“要看是什么样的事件,奥运会的时候相关图书卖得非常好,世博虽然也是大事,但是图书品种就不是那么丰富了,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店内的推广力度。”而在世博主办地的上海书城,则在去年就开始设置世博图书专架,在福州路总店的两个不同位置还特设了世博专区,对世博会的重视不言而喻。 

  可见,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书店,对事件类图书的出版发行都已经趋于理性。盲目跟风之作只能被市场淘汰,而品牌社们都非常明白在这场世博盛宴中,自己要的是什么。同样,书店对于世博类图书也不会无理性的热捧,但实用的旅游指导书和精美的童书,总会在显眼的位置被留有一席之地。

  世博图书:营销有何不同?

  在出版社的负责人眼中,世博相关图书有两个显著的营销特点:1.有7000万的游览人次作为非常明确的目标读者群。2.有半年的销售时限。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