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事件营销快车 图书豪赌世博会

    针对第一个特点,各个出版社招数不同。浙少社的《海宝有约》和一些大的世博活动对接,在上海做了推广和主题展销活动,同时也在世博园内的售书点铺货。郑重说:“宣传方面我们也借力主流活动。”而中少社的《海宝来了》也同样进入了世博园内的新华书店,同时,缪惟表示,这次世博会内的专卖店允许售卖图书,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福音:“奥运会的特许专卖店内是不能卖书的,但是世博会的可以。我们的图书已经陆续进入这些专卖店。”而丁荣生关注的已经不再是“进入世博园”,而是如何将他们的《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送到排队的游客手中:“世博园内不可能设置流动摊位,我们不能把这本书送到排队的人手里。世博园内的书店没有人去逛的,大家都忙着利用时间参观。”对于科学出版社的周辉来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烦恼也许是“幸福的烦恼”,因为他们的《玩世博一本就GO》由于不是世博局的授权图书,根本进不了世博园销售。“我们发动科学出版社在校园里的销售网络,张贴海报,针对即将放假的学生展开宣传。”周辉说,对于刚刚成立的科学出版社大众图书分社来说,《玩世博一本就GO》的销售情况还是让他比较满意的。 

  针对世博会图书的第二个特点,丁荣生的总结代表了几位出版社高层的一致意见:“前期大胆印,后期要谨慎。”可见,对于时效性强的事件类图书,出版社在印数上都比较谨慎。同时,浙少社的郑重还告诉记者:“不能说《海宝有约》的销售寿命短暂,因为除了一些重点运作的原创儿童文学,半年的时间也就是市场上大多数儿童图书的销售周期,从这点来看,世博类童书并不存在劣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成为全社会话题的大事也许会层出不穷,而事件类图书的出版也方兴未艾。通过记者的此次调查,感觉到事件类图书出版必须贴合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事件本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事件类图书的出版对于出版社的要求很高,正如周辉所说:“我很看好事件类图书,但是做这种书很辛苦,像做杂志一样,时间点的把握非常重要。”事件类图书也许会是一块大饼,但想要抢到可观的一块,必须有真本领才行。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