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业界:邮政音像发行如何应对WTO

  音像发行是邮政部门近年来开办的新业务。目前,我国已成功加入WTO,标志着经济建设己面向世界敞开大门,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潮流之中。邮政音像发行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从容应对挑战,充分把握机遇,壮大自身实力,加快经营发展?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邮政音像发行已处在市场竞争的最前沿 

  我国政府在与有关国家签订的双边、多边协议中已经明确承诺,加入WTO后1内年即开放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分销市场,3年内开放批销市场,允许外国经营者进入中国市场,经营音像发行业务。这将直接给脆弱的邮政音像发行带来巨大的竞争和强有力的挑战,还将加剧国内音像发行部门与邮政部门之间的竞争。另外,尽管我国政府尚未承诺开放音像出版业,但出版与发行处在同一个产业链上,国际音像出版发行集团必将通过发行领域向出版领域渗透,反过来再影响邮政音像发行乃至整个音像发行市场。因此,邮政音像发行被推到了市场竞争的最前沿。 

  二、国际音像出版发行集团的主要特征 

  国外实力雄厚的音像发行商一般都是国际化的出版发行集团,具有如下特点:历史悠久,大都具有上百年的历史;品牌形象好,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索尼、贝塔斯曼、宝丽金、百代等世人皆知;高度垄断,如全球排行前5名的音像影视巨头控制着世界40%以上的音像市场份额;大的出版发行集团形成寡头,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其中每一家的资产都超过我国音像出版发行部门的资产总和;出版发行纵向一体化,综合经营文化产业多项业务;跨国经营,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分公司或子公司;资本高度融合,往往都是多国资本参股,融为一体,并随市场的不断开拓或调整,在国际间流动;经营理念好,管理水平高,在策划、制作、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创造高额利润。 

  三、国际音像出版发行集团进入市场的过程 

  据文化部的官员分析,纵观国际音像出版发行集团进入一个国家市场的情况,大概都要经历如下几个过程: 

  (一)转让版权,发展特许经营 

  寻找相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代理商,从事版权贸易,出售、转让版权;有偿转让商号、字号,允许本地经营商以他们的名义,按照他们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这是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情不太熟悉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投入小,无风险,收益也低的方式,目的是培育市场,引导消费,研究本地市场,发现并收买本地人才。 

  (二)合资经营阶段。随着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和人才队伍建设,国际音像出版发行商就要与本地发行部门合资,通过参股、入股等手段,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介入本地市场。 

  (三)独资经营阶段。在取得经营经验的基础上,国际音像出版发行商开始宣传和树立自己的品牌,收购、挖掘本地的资源,建立自己的发行网络,收购、兼并本地公司或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以自己的营销方式运作,获取高额利润。 

  四、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国际音像出版发行集团已经开始行动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现实和未来的市场空间都十分巨大。一些国际音像出版发行集团对我国市场觊觎已久。据悉,早在几年前,就有一些集团绕过政策壁垒开始向中国市场渗透。目前,宝丽金、百代、华纳、索尼、贝塔斯曼、环球、滚石等集团都明确制订目标,成立面向我国市场的经营机构,并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设立分公司,培训高级经营人才,调查、了解我国市场情况,研究熟悉我国政府政策,有的甚至已经开始了经营活动。他们认为,“中国音像发行市场发展很快,是个奇迹,在中国经营,未来一片光明”。真可谓野心勃勃,气势不凡。 

  五、国际音像发行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既给邮政音像发行带来良好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良好的机遇如,激烈的竞争将激发我国音像发行市场的活力,激发邮政音像发行经营者的斗志;国际音像发行集团的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值得我们学习,使我们走一条捷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WTO规则约束下,我国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趋于良好,经营者行为更为理性,优秀、健康的出版物产品急剧增多,更多国外优秀品牌化的产品被引进,发行部门出版物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增加;国际音像发行集团的进入使我们与之合作成为可能,通过与他们合作经营,可以有效引进资本,解决邮政音像发行经营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严峻的挑战更是显而易见。国外音像发行集团进入我国市场,将凭借强大的经营实力,依靠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迅速扩张。他们将与我们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营销争夺战,邮政音像发行如不能迅速成长起来,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将越来越不利。如果我们的经营实力、营销水平、服务质量不如别人,出版社就都会被吸引过去,脱离邮发渠道。广大消费者也会被吸引过去,导致邮政音像发行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经营萎缩。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