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还原质朴粗犷真实之美

    在提到自己为什么翻译《厄瓜多尔》这本书的时候,著名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董强博士说:“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米肖的,而且还受到了法国学术界的重视,所以出版社找我翻译米肖的作品时,我爽快地答应了。但同时,米肖的作品非常多,而且有一大部分是在吞食了致幻剂之后写出来的,让读者一下子接触那样的作品,不太合适,所以我选择了《厄瓜多尔》。这是米肖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既有异国旅行的氛围,又有内心世界的探索。而且有一种完全独特的声音和文风,所以,我觉得读者容易跟进。”

    董强说,翻译这本书也有不少难度,因为它讲述的国度是人们不太了解的小国家厄瓜多尔,同时,其独特的文风让它看上去不像是诗歌。绝大多数读者没有经历这种阅读上的“革命”,习惯于一种固定的“诗歌语言”,喜欢“美”,“浪漫”,“情调”,等等,这些东西在里面都没有。所以,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如何让这种全新的文风让人接受,让人体会到这是另外一种美,一种质朴、粗犷、真实之美。比如说,有首诗的题目,大致意思是“我生下来时身上有个洞”,一个小洞,但仿佛道教中的虚空,驱使诗人不断追求精神探索,永无止境。但如果直说,人们会觉得毫无诗意,但法语原文以及意思都是这样的。最后,我选择了《我生来身上有洞》,既保持原意,又用消除数词、量词的办法,保留一定的简洁与想象空间。

    董强认为,《厄瓜多尔》是一本奇特的作品,好像是旅行日记,又夹杂着诗歌,整个作品都像是散文,甚至杂记,而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米肖的特色之一就是一生都在用生命去写诗。他的诗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直至他在觉得生活无趣时,不惜运用致幻剂,去进一步刺激自己,去发现他一生追求的“内在世界”。

    在董强看来,法国现当代诗歌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它独树一帜,时刻保持了对世界、对生命的纯粹感受,保持了诗歌与渊博哲理(波讷富瓦)、诗歌与战斗(夏尔)、诗歌与日常事物(蓬热)、诗歌与智慧(雅各泰)的密切联系,是一种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高度的语言探索和独特的个人魅力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美学欣赏性和珍贵的借鉴意义。法国现当代诗歌保持了与哲学、美术、生活的密切联系,自始至终显示出一种强大的文化底蕴,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法国诗歌译丛》能够如此全面地介绍与翻译法国现当代诗歌,是翻译、出版界一次较大的手笔,既填补了一种学术上的空白,更为诗歌爱好者们提供了良好的食粮。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