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中的很多著作,既是作者知识和才华的展现,也是编辑慧眼识珠催生的结果。而这些催生,有时候甚至会影响作者的人生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已经从杭州大学经济系毕业,正在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的袁志刚,正是在编辑的帮助和建议下,开始接触并翻译法国经济学大师、国际非均衡理论创始人贝纳西的代表作《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
此书翻译出版后,一方面在国内经济学界引起一定的重视,另一方面,袁志刚也因此与巴黎高师的贝纳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87年硕士毕业后便于次年随即前往法国留学,师从贝纳西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并回到复旦经济学系,工作至今,最终成为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其专著《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用非均衡方法研究中国经济的转轨,对中国双轨经济的运行机理进行很好的描述,曾获1997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当然,他后来因为发表“房价不能降,应该少建经济适用房”等学术观点,而导致被围攻,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可以说,袁志刚的学术生涯正是从与贝纳西结缘开始的。而他们结缘的纽带,就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他对此一直心存感激。
一段光辉历史
三联书店的前身,是三家办杂志出身的出版社,分别是邹韬奋等人于1932年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钱俊瑞等人于1935年创办的新知书店和李公朴等人于1936年创办的读书出版社。后来,三店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建国后,三联书店迁到北京,与人民出版社合并。
直至1986年,国家决定让三联独立经营,并恢复上海三联书店。成立之初,国家希望上海三联和北京的三联书店在出版领域和特色等方面有所区别。这也是上海三联从一开始就侧重经济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的原因之一。上海三联成立后大规模做的第一套丛书,就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丛书遵循“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标准化……逐步完成中国经济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轨”的宗旨,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标志性的出版工程。就像《萌芽》杂志孵化了一批青春文学作者一样,二三十年前,上海三联书店的“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孵化了中国当代几乎整整一代经济学家。而这些曾经引领一代中国经济学人成长的著作,和代表了改革开放后杰出一代经济学人的作者,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是巨大的。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包括“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译库”、“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三个子系列,已经持续运作了十几年,陆续出版有百余本专著和教材。
其中的“当代经济学文库”,收录国内学者的经济学原创作品,是中国当代经济学人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见证实录,如林毅夫等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84-1992)》,袁志刚的《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等,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的最高水平。这些著作大都写于上个世纪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多部著作先后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其中的许多作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
“当代经济学译库”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规模、持续不断地引进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专著,可谓开国内之先河。可以说,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的20多年,也就是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成长的20余年。引进的著作既着眼于西方经济学传统领域的研究文献,又相当注重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向度。如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马科维兹的《资产组合选择与资本市场的均值-方差分析》、约翰·格利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汇集了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经济学大师经典论文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等。
“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则收录了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一些经典教材,如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萨克斯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韦登鲍姆的《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等,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现代化、标准化提供了难得的范本,这些书的出版,帮助中国开展本土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使其从概念、术语、范畴、方法等方面都融入现代经济学主流范式。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反映并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从传统进入现代,是中国经济学现代转型的一面镜子、一个助力器、一套启蒙之作,亦堪称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被日本经济学家盐泽由典评价为“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引起理论讨论的广泛性上也是划时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