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以后,允许外资对中国影院进行投资改造,这对放映业既是挑战更带来了机遇。上海在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雄厚资金和成熟经验,加快中国放映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上海影市传出喜讯,今年头两个月的电影票房收入达2000多万元,超过去年同期47%。开业刚满月的合资影院永乐电影城,一炮打响,票房收入跻身全市票房前三位,成为本市票房收入增长最快的电影院。在居本市票房收入前5位的环艺、永乐电影城、超级电影世界、影城和大光明电影院中,合资影院就占了三家,它们成为振兴影市的助推器。
中国加入WTO后,在不控股的前提下,外资可以进入放映业,对影院进行改造,建成合资影院。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获准先期在这方面进行试验。从目前沪上已建成的几家合资影院看,确实是“引入活水,烧出好水”。合资影院不仅激活了影市,使票房收入大幅增长,市场得以开拓,更主要的是通过引进外资,引进了现代电影院的硬件设备,引进了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和优质服务,使沪上放映业不仅与世界现代影院发展趋势同步,而且也带动了整个放映业的发展。 环艺引入了“销品茂”、多厅化、小厅化等现代影院理念,短短几年,票房收入跃居全国第一。徐家汇周围目前有超级电影世界、永乐电影城、衡山和影城共4家影院25块银幕。在这一不大的地区里,聚集着如此多的影院,却并没有相互影响,票房占了全市总票房的30%以上。超级电影世界引进了美国影院的设计、服务理念和全套放映设备,一些定期来看片的外国观众称,在这里看电影就像在洛杉矶,几乎没有陌生感。最新开业的永乐电影城,引进了3D立体电影、数码电影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影高科技,使沪上也有了亚洲乃至全球的顶尖影院。这些合资影院的出现,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当然,沪上的合资影院目前还没有超过10家,放映业唱主角的仍是国资影院。合资影院的迅速崛起,为国资影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国资影院没有因为合资影院的异军突起而衰落,而是相互竞争,出现了双赢的可喜局面。大光明虽然失去了票房冠军地位,但在放映《生死抉择》等优秀国产片时,仍然保持了票房和观众人次的冠军。国资影院与合资影院的“错位”经营,形成了沪上“包场进国资,零售靠合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市放映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