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江泽民传》
库恩给人的自我描述中,向世界介绍中国是他的一项重大“爱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库恩在经商的同时,就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科技部、原国家经贸委等许多部门进行广泛接触和合作。 但在众多项目中,最终确立库恩在中国声望的则是《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写作和出版。 库恩说,此书的缘起还是在2000年9月。有一天,库恩在家里收看江泽民接受美国哥伦比亚电视网《60分钟》节目主持人华莱士的电视采访。很多西方国家的首脑对华莱士犀利的提问都有几分畏惧,可是看到江泽民镇定自如地侃侃而谈,库恩说,他产生了为江泽民作传的想法。 在世界上,曾经有一批人以“反犹太”为职业,德国的希特勒就是如此;如今,则有一批人以反华为职业,库恩称之为“反华公司”。 库恩强调,他热爱中国。他要跟“反华公司”对着干。他提出写《江泽民传》,也是出于这样的背景。 不过库恩承认,他写这本书没有采访过江泽民本人。在公开场合,他也仅见过江泽民三面:第一次是1993年在古巴国宾馆,当时江泽民正在古巴进行国事访问;第二次是2000年在纽约的一个招待会上;第三次是2003年11月在北京。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在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也使库恩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荣耀。然而在海外,人们对不通中文、对中国近现代史了解甚少的库恩的“独立”作传能力表示了质疑。 虽然库恩的动机常受指责,但他总是强调,他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与很多中国领导人有过直接对话,而不像他的批评者那样只是坐在华盛顿或某大学政治系的办公桌后面攻击中国。
早年库恩
1944年,库恩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是纽约一家时装成衣公司的老板,曾担任美国时装协会主席。母亲则是一个很有教养的犹太女人,婚后便在家相夫教子。 和中国人一样,犹太人也格外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库恩的右眼先天性失明,自小便由家庭教师授业。他没有上过小学、中学,15岁就直接进入大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人类生物学学士学位后,库恩22岁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人脑学博士学位,这使得库恩在简历中获得了科学家的身份。 库恩会说英文、德文、法文和希伯来文,但不谙中文,只能进行简单交际。 在1972-1978年的6年时间里,库恩曾是美国世界上帝教会(Worldwide Church of God)的主要成员。世界上帝教会是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著名的异端教会组织。著名宗教学者瓦尔特·马丁(Walter Martin)在他的经典之作《异端王国》(The Kingdom of the Cults)里,曾花费34页专论这一教派。 库恩的声名鹊起与世界上帝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72年,他在教会赞助的刊物上发表了名为《为什么人脑和动物脑会有区别》的文章,得到教主赫伯特·阿姆斯特朗(Herbert W. Armstrong)赏识。随后,他成为教会一个结合时事和经文的国际传教电视节目《明日世界》的制片。 世界上帝教会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更是一个庞大的媒体王国。它拥有最先进的摄影队,通过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发展传教事业。在主教阿姆斯特朗的带领下,世界上帝教会环游全球,与各国政要见面,其中包括推动政要间的私人会谈和到中国访问。这为库恩日后来到中国发展埋下了伏笔。 1978年,世界上帝教会因为首领敛财无度,一度被美国加州警方取缔。 也正是在这一年,作为教会第三号人物的库恩,推行了一套与教主阿姆斯特朗理论相冲突的系统神学学习项目(STP),企图接管教会。这一项目很快遭到环游世界归来的阿姆斯特朗的制止,库恩也因此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脱离教会,来到麻省理工的斯隆商学院进修,这成为了库恩日后从商的契机。 在斯隆商学院,库恩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他的同学中有很多日企高管,这使得库恩毕业后转往亚洲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是库恩事业的发端时期。他先后帮助三井、长期信贷银行、住友信托和后来的日商岩井等日本企业大量收购美国资产。在这一系列的并购交易中,库恩获得了他经商的第一桶金。
库恩在华商业利益
库恩的妻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参与着库恩的一系列中国项目。他建立的库恩基金会,是一个基于原世界上帝教会基金会的关系网络。 通过这个基金会安排,库恩的妻子、钢琴家朵拉·赛维亚里安先后在2005年、2006年与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提高了国际知名度。而库恩的大儿子阿隆是电影剪辑师,小儿子亚当是电影融资制片人,女儿丹妮拉则是一名演员和主持人。他们曾一同为父亲与中国外宣部门联合制作的《探索中国》、《重新发现中国》、《中国》等大型电视纪录片节目工作。 库恩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有人说共产党花钱雇用我们写这本书,给共产党树碑立传。我想说的是,谁也雇不起我说心里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