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报纸的冲击已经成为现实。在网络时代,报纸如何生存,已经迫切地摆在报人们面前。具有156年历史的《纽约时报》也不例外。纽约时报将如何面对? 纽约时报之所以能引领报业风骚150多年,不是说它没有低谷,而是在每一次危机到来时都能够审时度势,探索变革之路,成功实现转型。纽约时报的历史上至少有两次由衰而盛的转型。 第一次是在奥克斯手上。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9月16日,当时规模不大,后因经营不善赔钱很多,1896年犹太人奥克斯将其买下,确定了时报的新闻报道原则:“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并采取啊利多销减价和增加报纸内容的办法,增出星期日杂志版,取消小说,并提出”一切消息都适宜于刊印“的口号。奥克斯的新闻理念至今仍被西方新闻界所推崇,也正是这些理念和举措,使报纸发行量扶摇直上,几乎把当时纽约的其它报纸都挤掉了。 第二次是在《纽约时报》第四代发行人阿瑟·奥茨·索尔兹伯格(人称彭区)手上,他励精图治,选蔽麦森、罗森索等优秀编辑、经营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多元化经营。1975年,时任执行总编辑的艾布·罗森索对版面作了历史性的改变,一改时报传统的“灰贵妇”(The Gray Lady)版面(时报版面风格高贵、严肃,但拘谨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称为“灰贵妇”),将报纸分为A、B、C、D四个单元,针对不同读者,设计推出了多种专刊。当时纽约时报的经营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由于这次成功的设计,营业额骤增,一下子扭转了劣势。这种分为四个单元的编报方式也引得其他美国报纸纷纷效仿。 现在我国有许多报纸采用这种分叠的做法。彭区在任30年,时报走出了濒临崩溃的困境,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63年时报的总收入为1亿美元。到1991年,时报总公司的收入已达17亿美元。在这一过程中,《纽约时报》也完成了由家族式经营向市场式经营的转型。 纽约时报这个报业巨人的每次转身都给整个报业史写下浓浓的一笔,给世界报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业界的标杆。当今的纽约时报,仍位列美国报业三甲,矗立在曼哈顿的高耸入云的办公大楼刚刚启用,今年第三季度利润增长6.7%,一派繁荣景象。如何看待处于新时代的纽约时报,在纽约时报副总裁Gloria Anderson女士眼里,更多的却是忧虑和挑战。 众所周知,报纸的收入,一靠广告,二靠发行。Gloria Anderson女士说,在广告方面,2000年纽约时报达到了最高点,9·11以后,广告收入突降,据报道,至今年9月12日,纽约时报广告营收创52周新低,该公司报告其旗下包括舰旗报纸以及波士顿环球报部门8月份广告营收大幅下降,该公司新闻媒体集团当月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6%,分类广告营收锐减20%;发行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全美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在递减。 与此同时,报纸的制作成本却在增加。针对这种情况,纽约时报在传统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发新广告门类,尽可能多地增加广告量;二是面对发行量下降,推出新的订阅模式,不再实行特价或平价政策;三是限制新进员工的数目,增强团队的合作,降低人力成本;四是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如新杂志等。 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仅仅是止住了主要经济指标的下滑趋势,广告和发行自2001年以来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广告和发行收入在小幅走低,在纽约时报总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广告和发行对于总收入的贡献率却明显逐年降低。在这个现象背后,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变化。 纽约时报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对报纸的深刻影响,并且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网络是成功的平台”,现任纽约时报公司总裁阿瑟·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正是秉承着上述理念,信心满怀地拉开了《纽约时报》网络时代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网络开始兴起,小苏兹伯格敏锐地察觉了网络变革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1996年1月,纽约时报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报纸网站www.nytimes.com,提供《纽约时报》的在线阅读。1999年纽约时报公司整合了网络方面的业务,成立了独立核算的数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Digital)部门,负责《纽约时报》网站(www.nytimes.com)和波士顿环球网(www.Boston.com)在内的40余个网站的业务,并设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以供读者查阅。 也就是说,《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网络版不再对其母体负责,而是拥有独立的管理层和采编队伍,可以按照网络新闻自身的规律运营。尼尔森互联网研究2005年6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在线版报纸中,《纽约时报》网络版NYTimes.com全美访问量最大,2005年10月份的访问数量为1140万。数字版的《纽约时报》在创办的第一年就已开始盈利,2003年数字版《纽约时报》营业收入8804.6万美元,税后利润2043.1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1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