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不少,也不乏好书,可是缺乏明显的热点,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给记者的总体感觉是波澜不惊。虽然似乎不够热闹,但没了一窝蜂的跟风炒作,对书业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演讲 审美疲劳了 延续了好几年的“国学出版热”终于有了“退烧”的迹象,前两年每逢书市必四处撞见“百家讲坛”金字招牌的景象不再。 像中华书局这样的老牌专业出版社仍然兢兢业业地做着国学书,骄傲地宣布《于丹〈论语心得〉》上市一年累计印量突破450万册,但其他一些原本也挤着凑着欲分一杯羹的非专业出版社显然转移了注意力,阿猫阿狗随便拎一个中国古代皇帝出来说一番大白话的做法,如今已经过时。昨天上午在图书订货会现场有一场于丹与另一位“百家讲坛”主讲人康震的对谈,名为《古典之美与现代生活》,于丹以一贯的伶俐口舌、华丽辞藻演讲,但听众好像已产生些许“审美疲劳”,围聚者不过百余人。 记者转过一个展位,发现近旁正在举行的房地产商冯仑新书《野蛮生长》发布会人气明显更旺。 见面 作家老面孔 原创文学作品出版量不算太少,但作者数来数去还是那几个老面孔:王朔、杨志军、赵本夫、王晓方……王朔最近在争议声中接连推出新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是他复出后的首部长篇小说,用未来视点来描述这个世纪最初几年的生活,将他对30年后的世界的想象与生活反思叠加在一起。畅销书《藏獒》作者杨志军去年推出《藏獒2》,今年又出《藏獒3》(终结版)。《天下无贼》作者赵本夫推出长篇新作《无土时代》,对当下经济过热、生态失衡等社会问题也作了深刻的追问。
继《驻京办主任》《市长秘书》发行40多万册后,王晓方又拿出反腐新作《大房地产商》,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全社会关注的“房地产热”问题,描写了“官”与“商”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以及购房者遭遇的种种陷阱。有业内人士认为,出版社为“保险”起见,往往只盯着几个在既往作品市场表现较好的作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他大多数,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亮点 精品引进书 相形之下,引进图书中亮点频现。人民文学出版社继续出版国外原创悬疑小说精品,包括广受欢迎的“守夜人”系列第三部《黄昏使者》、斯蒂芬·金“黑暗塔”系列第五部《卡拉之狼》等。作家出版社带来了畅销书《马语者》作者尼古拉斯·埃文斯的另一部小说《分》、曾以《商道》《王道》吸引中国读者的韩国著名作家崔仁浩的《永恒的母亲》等。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访谈传记《我的一生》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卡斯特罗为此专门撰写了中文版序言。接力出版社则在激烈的版权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得了继《哈利·波特》之后当今欧美最灸手可热的青少年小说“暮光之城”系列版权,美国女作家史蒂芬·梅尔所著的该系列小说讲述浪漫的吸血鬼故事,融合了爱情与紧张悬念,根据美国ABC的消息,第三部《月蚀》已经将《哈7》挤下了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