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我们期待什么

    贯穿诚信主题

    “诚信”于书业是个永恒的话题,在改革加速推进的当下愈加凸显。本届订货会将同样贯穿“诚信”主题:由订货会组委会与本报联合主办的高层论坛集聚业内外知名专家,直击焦点,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贡献金玉良言;“2007年度‘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出版发行单位互评活动”表彰大会,正是出版发行单位打造和谐产业链、营造诚信氛围的表现。

    如果说论坛、评选是关于诚信的“务虚”,规范操作的图采会则是上下游共筑诚信的“务实”之举——为了满足图书馆现货看样采购的供货率,确保及时供货、及时结算,承办方首次与参会的出版单位和中盘供货商订立合约,规定双方的责权利,保证参展商现货供货率应在95%以上,期货供货不晚于2008年6月,新华文轩承诺发货三个月结清全部款项,这将为2008年社店诚信合作拉开规范化的序幕。

    订货需求回归

    截至记者发稿前的最新统计,本届订货会展位总数已达1923个,比去年增加了近100个;参展内地出版社524家,港澳台地区出版机构近100家。据订货会组委会透露,这是订货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展台和活动场地全部爆满、供不应求的局面,毗邻展场的皇家大饭店和国际展览中心的会场也全部订满,有些出版社的活动不得不转移到别处举行。

    订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国荣表示,主发寄销违背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不是图书经营的科学方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展位紧俏的背后,折射出业界对于订货会订货功能的理性回归与重新认识。

    图采会功能升级

    2007年订货会首创图采会,业界反响强烈。为更好地服务供需双方,组委会对此次图采会进行了功能“升级”——由上届新华书店总店独家承办变为总店和四川文轩共同承办,成立专门机构,文轩统一与出版社结算。

    据组委会图采组组长池涛介绍,针对图书馆对当年出版的新书和即将出版的期货品种更为关注的现象,本次图采会采用看样采购、期货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出版社参展的图书按现货和期货两部分分别印制书目,使图书馆能够“抢鲜”订购2008年1月至6月出版供货的新书。此外,专门成立项目组,打造货源采购平台、产品信息资源提供平台和出版商馆配商图书馆交流平台……组委会为图书馆准备的采购大餐可谓煞费苦心,精雕细琢,升级后的图采会更趋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

    台港澳参与现采

    近年来,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出版业的交流与合作日渐深入。一方面,大陆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读者对于进口图书的消费需求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港台地区的影视、综艺节目在大陆有相当广阔的市场,为其图书在大陆的市场拓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为满足这些购买与交流的需求,本届订货会图采会增设台港澳图书采订专区,图书馆可在现场直接采购台港澳出版的图书。这项业务为台港澳出版机构的销售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成为本届订货会的又一看点。

    承办此项业务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台港澳图书采订专区共订17个展台, 10个书架;其中,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占8个书架,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各占1个书架。

    联合体联动发力

    记者从1号功能馆展厅示意图上看到,以美联体、社科十联、中央部委联合体、文图联、华东六少联体、军联体、音联体等联合体名义出现的出版单位可谓阵容强大。尤其是在F厅中心位置的美联体,涉及50余家参展单位、近70个展位。中央部委的25家出版社共占75个展位,较上一届订货会也称得上是“大手笔”。

    近年来,各联合体的联系紧密程度、活跃程度虽有所不同,却显示出联合发力的迹象,尤其是2007年9月下旬全国31家人民社联合打造的人民版图书连锁直营专卖体系——人民书店成立,在业界掀起不小的波澜。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出版社以联合体的形式亮相订货会,固然有“联合就是力量”的优势,成本小,规模大,整体性强,客户容易找,增大了采购量,但也要看到,一些联合体还停留在松散联合阶段,随意性较大,如何真正进行资源整合,实现1+1>2的效应尚待探索。

    产业链融合加深

    订货会不但吸引业内人士体察出版“风向”,也为书业相关行业展示形象、捕捉商机提供了舞台。在8号馆和3号馆内,涉及书业管理软件、图书防盗系统、教育培训、展会服务、原创网站等书业产业链上的熟面孔或新面孔均出现在其中。

    清华同方、科迪通等书业软件与出版业信息化建设及流程操作密切相关,以校对系统见长的黑马公司也是近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书市的常客。记者从订货会活动安排表中看到,平章科技主办出版社信息化建设论坛,云因科技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出版行业ERP系统建设研讨会,相信将为出版业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思考。此外,管理培训机构时代光华、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展会服务机构汉霖文化等也在展会占据了一席之地。可以看出,产业链加速融合,同步良性循环之势凸显。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