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媒体化:增加盈利想象空间

  在图书里做广告其实一直都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数量始终很少。一位编辑向记者透露,自己曾经有过在图书里做广告的念头,但是自己只是编辑,不可能一个人去和众多厂商联系,也就逐渐放弃了这一念头。也有一些厂商抱怨,曾经选择在一些书中做广告,却赶上书并不十分畅销,效果不佳。出版社找不到厂商,而在厂商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把图书当作传播媒体。有资源的不专业,专业的又没资源,这也是图书中的广告一直不多的原因。

    随着王朔的《我的千岁寒》上市,图书里的广告再次成为被关注的话题。在《我的千岁寒》中夹了三张书签,上面除了印有王朔语录,还有商家广告:尽阅千岁寒,眼镜要保健,宝岛眼镜温馨提示——爱眼护眼的小常识;《我的千岁寒》读者,立刻获得金山毒霸一个月的免费试用时间……

    书签的幕后制作者——诺贝书媒公司也同时浮出水面。“我们是专业做书媒的公司。书媒是指利用图书载体实现品牌推广或精准营销的媒体形式。目前我们只在发行量超过50万册的畅销书中夹印有广告的书签。现在公司掌握了中国80%的畅销书资源,已经跟10家全国知名的大型出版机构签订了独家经营代理合同,拥有王朔、池莉、韩寒、郭敬明、易中天、刘若英、格非、安妮宝贝、宁财神等一线畅销书作者资源,所得利润我们和出版机构分享,他们拓展了盈利空间,我们得到了盈利平台,所以很多出版机构愿意跟我们合作。最近我们在做《姚明传》的广告书签,5月份是韩寒的《光荣日》,紧接着还有安妮宝贝的书。” 诺贝书媒负责人司新颖介绍说,诺贝的广告客户以国际知名品牌为主,类型很多,有银行、体育用品、化妆品、房地产、数码产品等等。

    上有畅销书资源,下有广告客户。诺贝书媒使得图书里的广告不再有很大的随机性,变“机会贸易”为“常态贸易”。“但我们不想把书媒做得太商业化了,毕竟图书是很文化的东西。”司新颖介绍说,每本书的广告数量我们都会控制,最多只出现三个书签、一个夹页和一个腰封,而且同一本书中不会出现竞争品牌。那些不好的广告我们也是不会去做的。

    图书是分类最细的媒体

    司新颖认为,大众媒体针对大众来说,即使有了频道或者版面分类,也无法知道你的读者到底是谁,会不会认真看也不知道;但是书就不一样了,书是分类最细最全的媒体,光小说就分爱情小说、文艺小说、商战小说、官场小说、战争小说;少儿读物还分为,0~3岁读物、3~5岁读物,5~7岁读物……什么样的书就有什么样的读者,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书的分类找到相应的读者群,而这个读者群恰恰正是商品和厂家要的用户群。诺贝传媒把自己定位为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精准直达媒体。

    司新颖向记者分析了书媒对出版业的四点变革:一是促进中国出版业和世界出版业的接轨,因为在国外图书中的广告很常见。二是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变革,使得图书的盈利内涵加大,也就是“把图书延伸一米”。在没有广告的时候,图书靠发行赚钱。而书媒使得图书的直接成本下降5%,使得发行渠道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三是使得图书成本更加优化,作者和出版机构可以通过书媒得到了一定的利益。同时书的定价也会有所下降,图书的成本更加合理化、市场化。四是让读者得到实惠。一来读者可以通过印在书签上的“爱眼小常识”得到知识的增补,二来也可以得到直接的优惠,得到一个书价之外的附加品。例如买一本书会得到一个试用装或是小手链。

    精准直达投放广告

    诺贝传媒营销中心副经理陈丹向记者介绍,在厂商投广告之前,诺贝会评估其受众群。“我们会先把出版计划给厂商看,并为厂商作着重的推荐。如果产品受众群不适合某一本书,我们会建议他在别的书上投放广告。比如摩托罗拉的商务手机,我会推荐它在王朔的书上做广告;周迅代言的时尚型手机的广告则适合放在安妮宝贝的书里;郭妮的青春小说适合投放数码类、学习机的广告;毕淑敏、池莉的书则适合主妇类的品牌,例如护肤品、女性手表等;李承鹏的书则更适合一些新新人类的品牌,例如体育类、数码类和一些比较酷的男性产品。因为他是一个批斗足球的体育记者,也是一个网络愤青。”

    陈丹告诉记者,夹带书签的每本书外面都有塑封,以防书签、夹页掉落丢失,这是出于对广告厂商的负责。另外,广告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书签。例如郭妮的书本身就带有很多附件,例如信纸、便签、光盘等等,也可以在上面融入广告。更有魅力的是诺贝可以和厂商联合推广,做一些知名作家首发式、签名会等等。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