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的6月20日傍晚,我去戈东家拜会戈东夫妇。我们当然谈到他会在 2001年底出版的《雨果传》。早在1989年,我第一次见到戈东教授时,他就曾很有见地地认为,随着《雨果通信全集》的出版,雨果的传记必须重写。今天虽然第2卷《雨果通信全集》才出到1839年,但整部《雨果通信全集》都保存在戈东的电脑里。全世界也仅仅只有戈东夫妇才掌握和拥有这份重要而又宝贵的材料,由他来“重写”雨果传记,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部新的《雨果传》有什么特色吗?戈东表示:第一,他要写得生动有趣,要让广大读者爱读,即我们所谓的可读性要好;第二,他的书中会提供许多前人没有写过的新材料,会揭示雨果生活和创作中人所未知的新内容,这应该是他的王牌了;第三,他的新书中要字字句句有来历,有根据,要有可靠的资料作为依据,即我们所谓的科学性。给名人写传,要可读性和科学性两全其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者写传,读者对科学性比较放心,但能否引人入胜,要看学者的文学功底了。好在戈东曾经写过一部小说,虽不是文学杰作,但毕竟有文学创作的经验。 我故意问他是否知道新秀奥瓦斯和作家马克斯·伽罗各自也在写一本新的雨果传。戈东完全清楚。他只对马克斯·伽罗的书发表意见。戈东认为,马克斯·伽罗的新传会写得生动,资料会面面俱到,但不会有新意,不会有新的内容。但是,他又悲观地认为,马克斯·伽罗的书肯定会成功,会畅销。马克斯·伽罗是畅销书作者,他的出版社是出版畅销书的出版社,这就保证这本雨果新传会是一本畅销书。戈东虽然深知出版界的弊端,却并不因此对自己的写作有任何懈怠。学者的本色是客观而冷静。戈东说,他自己拟好了创作的“脚本”,按照既定的大纲在写,但又未必按照年代的顺序从头写到尾。我预料他的新传会抖搂出许多新鲜的“猛料”来,会改变雨果在我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
2001年底,伽罗的两卷本《雨果传》率先在XO出版社出版,厚厚两大册。第1卷:“我是一股前进的力量!”,引自雨果诗剧《埃尔那尼》第三幕第四场的一句诗;第2卷:“我就是最后一名!”,引自雨果诗集《惩罚集》中《最后的话》的最后一句诗。奥瓦斯的《雨果传》在法亚尔问世,但只是第1卷“流亡前”:1802—1851年,共1461页,第2卷“流亡中和流亡后”待出。我们注意到,1851年是雨果政治生活和文学创作的转折点,这样,另有一半的篇幅留给了雨果的下半生,扭转了以往传记的偏差。看来,奥瓦斯的《雨果传》全书会有3000页的规模。但是,直到2002年底,我们还没有见到戈东的《雨果传》。戈东是个勤奋的学者,但我们知道,2002年压在戈东身上的任务真是不少。 这样,雨果诞辰200周年时,我们只有半部新的“雨果传”出自专家之手。2003年中,我们在选定翻译巴雷尔的原著之前,和巴黎的戈东教授取得了联系。如果时间赶得上,我们希望翻译戈东教授的新书,可以和世界“同步”。7月12日半夜,电话里传来巴黎的声音:新传没有写好,两大册,内容“很新,很新”,篇幅估计有2000页,由弗拉玛里翁(Flaremarion)出版社出版。
我们推荐给读者的这本《雨果传》,原名《雨果的生平和创作))。作者巴雷尔(Jean-Bertrand Barrère,1914-1985)是上一代的雨果研究家,是大师级的人物。他的三卷本《雨果的想像力》是雨果研究的经典作品。出版本书的Sedes出版社是一家专业的教育书籍出版社,所以,这部《雨果传》针对的读者首先是教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中国读者来说,《雨果传》虽然篇幅不长,但知识容量很大。对于一般读者,对于不十分了解雨果生平,尤其是不很熟悉雨果创作的读者,可能莫洛亚的《雨果传》读起来更加方便些,也更加轻松些。莫洛亚的《雨果传》在我国已有三种译本,即沈宝基、筱明和廖星桥合译的《雨果传》(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陈伉从俄语转译的《伟大的叛逆者——雨果》(1986,世界知识出版社),程曾厚和程干泽合译的《雨果传》(1989,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部好书能有三种中译本,我国读者对雨果的生平事迹就不再陌生了。因此,我们希望为读者介绍的第二部雨果传,应该提高一步,可以是专家的著作,能提高我们认识雨果和研究雨果的水平。在目前条件下,找一卷本的雨果传,巴雷尔的《雨果传》便是我们的选择。 巴雷尔的书是专家为有基础的读者写的,而这个基础是我国一般读者所不具备的,即使对从事外国文学、但不熟悉雨果作品的专家,也会有不便之处。而雨果面广量大的创作,还有很多没有介绍过来,有介绍的译本也未必尽如人意。所以,本书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对我们会是很新鲜的,出现的大量书名和人名会是有些陌生的。 本书把雨果一生的创作看成一个整体,联系整体研究各个阶段的每一部作品,对雨果的创作道路,对每一部作品的发生,对雨果作品在同时代的意义,都有比较详细的分析,而这正是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方面。巴雷尔经常写得过于简约,引证不多,引文基本上不注明出处,极个别地方还有一点点专家的卖弄。我们尽可能补上力所能及的注释。我们希望,这本篇幅不大的《雨果传》,是一本能给我们打开一点眼界的书,是一本能让我们和国外雨果研究多少可以接轨的书。 本书作者巴雷尔长期在世界各国教授法国文学,担任英国剑桥大学法国文学专职教授将近30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