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值得关注

    中国铜市确确实实给每一位投资者,提供了这样的历史性机会,只是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的人太少了。

    当今中国,没有哪一个市场能够抵得上期货市场的投资魅力。 作为个人,这几年里或许有过炒房的辉煌,也有过炒作权证的成功经历,但在3个月里,就能赚取300%的差价,这种美事大概只能发生在期货市场上。

    而这种类似天方夜潭的投资奇迹,偏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大多数投资者与其擦肩而过了。

    这段翻天覆地的大行情,发生在2005年11月9日至2006年的2月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0603铜收盘价由当时的每吨35900元上涨至48110元,0604铜则由35600元上涨至47600元。

    做期货与做现货不同,期价上涨1.2万多元意味着什么?

    就现货而言,铜价每吨由3.6万元上涨至4.8万元,表明一个投资者是用3.6万元的现金,或者是等价的铜,转手卖掉后,获得1.2万元的差价,现货利润率为33%左右。在现货市场上,花3个月的时间,能做出如此高的利润,投资者一定是惊喜万分了。而在期货市场上,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存在资本的杠杆作用,按照期货交易机制,只需动用3.6万元当中的5%~8%,满打满算,也就是花3000元不到,就可以到手1.2万元,期货投资利润率至少为300%。

    300%的利润空间,现在讲起来自然会吸引不少人“眼球”。但在当时的期货市场上,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从一则公告里,嗅出了期货市场的“多”、“空”方向,捕捉到极佳的投资良机,跟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行情。

    这则公告是由国家物资储备局在2005年11月9日发布的,内容是,为缓解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将在一周后公开拍卖2万吨国家储备铜。

    国储抛铜消息散发后,在很多投资者看来,理应被期货市场视为“利空”,可在国储的四次大张旗鼓公开拍卖后,期货市场铜各合约不跌却涨,与拍卖前相比较,每吨反而上涨了2400元。在国储停拍后,铜价上涨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度跃至每吨5万元的价位上。在涨二跌一、涨多跌少的大趋势下,一批又一批做空者频频爆仓轰然倒下,中国铜价全然不顾爆仓者的悲情,一路高歌猛进。

    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国储抛铜的本意,只是作为投资者,在这轮行情中,如果是属于听信“国储抛铜”的跟风盘,那么一定是血本无归了。倘若从国储抛铜的公告里,打开另类思路,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也就在市场一片“过山车”式的暴涨声中做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3个月赚300%,中国铜市确确实实、就这么如此夸张地给每一位投资者,提供了这样的历史性机会,只是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的人太少了。

    从上述这一案例中,可以明显看出,投身铜市,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看准大势。大势确定了,自身的“多”、“空”方向也就决定了。依笔者的体会,判定铜期货大势,主要应抓住两点: 一是关注国际基金的交易方向;  二是关注石油价格的波动对铜价的影响。

    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从长期趋势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油价和铜价多呈正相关。如原油价格在2005年8月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创出每桶70.8美元的近年历史新高,铜价则在其之后的2006年2月6日,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创出每吨5065美元的百年历史最高价,而上海期货交易所0603铜,则在2006年2月7日也创出49940元的历史新高。倘若投资者能较好地把握其中的相关性,会大大提高投资收益。

    当今资本市场上投资品种很多,有稳健型的,也有风险型的,对于那些偏好追逐资本效益最大化的投资者来说,近期不妨抽空关注一下期货市场。

    (作者系资深期货研究专家,工商管理硕士,曾长期从事财经媒体工作,先后五次获得上海新闻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