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法国夏·秋书市谁主沉浮?

从2005年8月底到10月中,法国新推出664本小说,其中450本为法国小说,214本为外国小说。夏-秋书市之所以特别热闹,那是因为法国有很深厚的评“文学奖”的传统,所以这纷纷扰扰的新书大潮涌入各地大小书店无非是评“龚古尔奖”的一个热闹的前奏。只是读者面对满架的新书,难免露出无所适从的迷茫神态。

  这么多的书谁看得完?在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的浩瀚书林中,哪些作家最受瞩目?谁会成为这场激烈的市场营销战中的最后赢家?综观法国2005夏-秋书市又有哪些动向和趋势?

  总体说来,社会批判、童年、家庭、流亡和回归仍然是今年法国出版新书的主基调。如艾美莉·诺东(Amélie Nothomb)的《硫酸》(Acidesulfurique),辛辣地讽刺了“电视真人秀”现象。亨利-弗雷德里克·布朗(Henri-Frédéric Blanc)的《人间渣滓》(Lespourri-turesterrestres)、布里吉特·吉罗(Brigitte Giraud)的《我学习》(J'apprends)、德尼·拉肖(Denis Lachaud)的《真在盒子里》(Levraiestaucoffre)都定格在童年。而弗朗索瓦·塔朗迪埃(Francois Tallandier)的《天堂选择》(Optionparadis)和雷吉·若弗雷(Régis Jauffret)的《疯人院》(Asiledefous)都描绘了家族成员间复杂的情感纠葛。至于流亡和寻根主题,读者可以选择菲利普·克洛岱尔(Philippe Claudel)的《林先生的小女儿》(Lapetitefillede Monsieur Linh)、米歇尔·加泽(Michèle Gazier)的《失却的山》(Montperdu)、尼娜·巴拉维(Nina Baraoui)的《我的坏想法》(Mesmauvaisespensées)和玛丽·达里厄塞克(Marie Darrieussecq)的《家园》(LePays)。

  在法国今年出版的外国小说中,美国文学依然占到了约一半的出版份额。在书市备受瞩目的有苏·米勒(Sue Miller)的《人间》(Lemonded'enbas)和以玛丽·麦克加利(Mary McGarry)、杰克·阿诺特(Jake Arnott)等为代表的北美恐怖小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欧作家异军突起,赫宁·芒科尔(Henning Mankell)的《结冰前》(Avantlegel)、阿克·爱德华森(Ake Edwardson)的《我希望永远不要结束》(Jevoudraisquecelanefinissejamais)和卡林·阿特根(Karin Alvtegen)的《背叛》(Trahisons)等都会让法国读者耳目一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