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平身手不凡,作为《理发师》、《寻枪》的原著者及编剧,他的名字在影视界已经具有一定分量。如今他又多了一重身份——广西民族学院驻校作家。重归象牙塔不久,就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新长篇《顺口溜》,节选部分刊登在《小说月报》上,被影视公司负责人一眼相中,五天内拍板购买版权事宜。上海书展期间,凡一平携新小说出席读者见面会后接受了本报专访。
用诙谐承担严肃命题
凡一平先自顾自来了一段顺口溜:“这年头,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像这样诙谐而警世的顺口溜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例如:“知识分子一做官就坏,一做生意就亏,一打官司就输,一碰女人就惨,一发言就乱。”等等。现实里的知识分子果真如此不堪?《顺口溜》就是通过主人公章文联从政的故事探讨知识分子在当今社会诸多诱惑面前如何保持操守和气节的主题。
这个主题看上去有些沉重,为什么偏偏有了这样一个调侃的名字?曾任某故事月刊副主编的凡一平知道,故事首先要有趣才能吸引读者。按照他的初衷,本想在故事中杜绝顺口溜的出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某段情节暗合了哪一个“段子”。然而,这些积聚了百姓智慧、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着实有它们独特的魅力。“现在人们生活太沉重了,顺口溜是变沉重为轻松的一种方法,我希望人们能以轻松乃至游戏的心情去读它。”这些顺口溜正像张大民那一张贫嘴,于生活的无奈间找到了应对的自由。于是这些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正式进驻小说,最终登上封面成了小说的题目。
“我不是理想主义化的人,但我是有理想的人”
章文联的形象承担了知识分子的诸多美德,这使得小说看上去更像是作者自己构建的一个成人童话。当记者问及:“您是否认为中国当下存在知识分子这样一个族群?他们的精神状态究竟面临怎样的困境?知识分子和普通文人的区别在于什么?”凡一平的表情有些复杂,“知识分子这一族群肯定是存在的,否则我写章文联这个人物还有什么意义?”他认为,尽管在小说中用顺口溜的“五个一”概括了知识分子的性格缺陷,但当它成为一种警戒之后,知识分子的性格优点也就显露出来了——正直、善良和幽默。这三要素是知识分子的基本性格,也是良心的具体体现。章文联就是具有正直、善良和幽默性格的人物形象,是有错误但是良心并未泯灭的这么一个人。他苦恼但幸福着,“痛并快乐着”。然而生活中,知识分子承担了太多的精神压力,容易变得小心翼翼,为各种清规戒律所桎梏,有时候不免显得有些虚伪,而文人则没有太多顾忌活得也更为洒脱真实。小说中的章文联和《围城》中的方鸿渐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有些玩世不恭,而前者尚有理想抱负,只是现实有诸多无奈,需要有妥协牺牲,而小说的本意则正是探索这种妥协可以到达怎样的底线。
“我不是理想主义化的人,但我是有理想的人。”凡一平如是说。
象牙塔里写“新围城”
近年来,文坛不乏大学教授写作当下知识分子精神境遇的小说。记者问是否可将《顺口溜》、《桃李》、《三人行》等称为“新围城”小说,凡一平表示认同,但同时也指出,对此概念进行批评是批评家的职责范围,作家只负责书写知识分子精神挣扎的真实存在。
目前,凡一平已正式签约广西民族学院成为一名驻校作家。学院为其写作提供了住房、专用办公室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施,待遇相当于博士级别却无课时限制。说起这个,凡一平摸摸脑袋笑道:“感觉真的很好。”他打了个比方,人如同鱼,总在不断寻找适合生存的清洁水源,大学校园对于他来说,就是当今社会几乎仅剩的一片净土,是这里给了他自由写作的可能。据悉,《顺口溜》即将投入剧本改编,凡一平心目中的男主角最佳人选是陈道明。从老《围城》到“新围城”,相信凡一平不会令我们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