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图书炒作之风另一端的作家,大多也无法挣脱炒作和由此带来的金钱诱惑。从“金黎”的畅销书制作模式来看,以较高稿费或者版税争取到知名作者是其成功的首要条件,然后借助名人效应炒作新书,吸引读者购买。其他出版社也纷纷抬高版税,争取一线作者。由此引发了出版社之间作者资源的抢夺。高版税高印数带来的金钱诱惑很难使作家潜心创作,作家圈里的浮躁之气,较之出版界有过之而无不及。仔细盘点一下近几年的文坛,就不难看出,真正高品位、高质量的长篇小说已很少出现。
难怪前一阵,还有作家向我慨叹:“现在谁还指望写一本有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来生存啊,作家都跑去写剧本,或者为剧本写小说了。”当然,高版税的成本依旧会进入图书的定价。
图书炒作像打开了书业的潘多拉盒子,给书业带来转机、热闹和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虚浮、无序和恶性膨胀。图书炒作只是做书环节中的一扣,这一扣一旦恶性发展,书业的多米诺骨牌便开始倾倒。
站在嘈杂浮躁的图书出版界、创作界之外,相信所有的读者都和我一样,期待着少一些炒作,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文化垃圾,多一些能经历时光淘涤的作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