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图书还能“火”多久?

举目四望,已然是“韩流”滚滚。 

    “韩流”是“在中国风行的韩国流行文化”的简称,此风愈刮愈烈,到目前为止,已经让多人“感冒发烧”,还有多人嗤之以鼻。 

    韩国文化登陆中国的时间应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算起,在继日剧之后,《爱情是什么》等韩剧就开始感动一代中国人,而HOT等娱乐组合也乘机进军并引发了音乐“韩流”。与此同时,韩国风味的饮食店、韩国风情的酒吧、韩国风格的服装……都开始逐渐遍及中国广大城乡。不费一枪一刀之力,韩国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流行时尚。 

    终于有一天,中国图书界开始泛起“韩流”的浪花,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最先应该追溯到《我的野蛮女友》,这部有明显施虐倾向的电影,获得大家的一致拍手。身边就有朋友看了该剧后大受启发,立志要做野蛮女友,身体力行狂打男友,致其下巴脱臼。这种虐待和被虐据说只是因为爱的太深,才需要用力表达。这都是题外话了。 

    除了造就一代野蛮娇娘外,这部电影也造就了一本同名畅销书。从此后,韩流青春读物长驱直入:《菊花香》、《你爱香草吗》、《那小子真帅》、《玉兰花开》、《狼的诱惑》、《七朵水仙花》、《浪漫满屋》、《冬季恋歌》……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韩国文学竟侵占了我国相当部分大好图书市场。而韩国青年作家金河仁、可爱淘也已然成为偶像人物,在中国受到读者的热烈呼应。 

    国内文学界对此颇有些嗤之以鼻,比如虹影就曾经在“中韩作家对话”的座谈会上连珠炮的批评金河仁的《菊花香》、《你爱香草吗》,说阅读了金河仁的作品感觉“很失望”,写得太表面化了,没有艺术,这类韩国文学的畅销书是出版商包装出来的,不会长久,最后她还呼吁中国读者,不能再做一次性图书消费者! 

    那么造成“韩流”入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韩流”还能持续多久? 

    “韩流”为什么风行
    中国的青少年群体进入了消费时代,在紧张的课业之余,开始自己主导精神需求的满足了。图书成为娱乐业之后的新兴青少年消费产业。 

    想想这两年销售天王数字的图书是哪一类吧——是青春文学。从2002开始,第一代图书青春偶像郭敬明横空出世,用了一年时间进入了福布斯名人排行榜。在国内的文学畅销图书排行榜上,郭敬明和韩国的金河仁、可爱淘在第一名的位置轮流坐庄,把余秋雨等老牌文人远远甩在身后。这说明目前文学图书的主要购买者是青春一代,而这些孩子对图书的嗷嗷待哺,造成了纯情浪漫的韩流入侵。 

    观点:我女儿二十多岁,他们看书都是看到报纸上有关郭敬明等人的宣传,或者因别人推荐就买了。痛快得很。一方面这说明这一代年轻人有读书买书的习惯,是他们上一代不具备的;另一方面,他们的阅读口味对目前图书市场的总体销量影响很大,比如很多网络文学是没什么文化积累和文学价值的图书,是看过就扔的,但因为年轻人喜欢,它们就销得特别火爆。现在“韩流”特别火的就是这类书。(袁松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韩国金东里作品《巫女图》《乙火》编辑) 

  中韩建交时间短,中国读者对韩国文化有新鲜感。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陆续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和港台地区也建立了沟通渠道,于是,美国文化热、日本文化热、港台文化热陆续登场。但直到1992年,中韩才正式建交,迥异于北朝鲜和欧美、日本的韩国文学以其热烈直白的风格打动了中国读者的心。 

    中韩十年多的建交时间里,韩国图书在国内真正流行才不过两年,新鲜感使韩国文化走在流行风头。 

    观点:金河仁、可爱淘的小说为什么流行,一个是他的小说够纯情,另一个是因为中国人对韩国文化有兴趣。中韩建交前我们只了解北朝鲜文化,从上世纪末才开始接触韩国文化,自然感觉新鲜。韩国的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已经逐渐达到高峰,开始出现质问和批判的声音。(焦艳,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室)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