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骗局 骗遍全球

信用卡申请  有些人因为信用记录不好,很难申请得到信用卡。此类骗局正是针对这群消费者而来,说是为他们提供“免信用调查”的信用卡,只要申请人付一笔申请费,就保证发给他信用卡。结果,申请人付了申请费之后,还是拿不到信用卡。这是一起以骗取信用卡申请费为目的的骗局。
    从以上事例我们看到,网络骗局的花样繁多,行骗手法日新月异,让人防不胜防。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网络骗局的牺牲品呢?美国消费者联盟建议大家在保持个人警惕的同时,还要及时地把一些可疑的行径报告给消费者组织或媒体,以便他们督促有关部门展开进一步的调查,以防止更多的消费者受害。
典型案例2700万美元的网络诱饵    住在佛罗里达坦柏市的家庭医生加斯米夫妇两年前曾被尼日利亚骗局的诈骗犯骗取了30万美元,每讲到往事,42岁的加斯米太太就两眼含泪,浑身颤抖。
    两年前,加斯米夫妇收到一封来自尼日利亚政府的邮件,上面说加斯米太太的一个亲戚在尼日利亚过世,留给她27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希望她尽快与她亲戚的律师联系。加斯米太太并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个亲戚,不过,她还是按照邮件上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尼日利亚,找到了那位所谓的过世亲戚的律师。这位自称叫威廉姆斯的律师告诉加斯米太太说这位亲戚是她失散多年的远亲,接着他传真给加斯米太太几份有政府盖章的正式文件,打消了她所有的疑虑。
    毫无疑问地,加斯米夫妇要求律师尽快把这笔款项转入他们的美国银行。律师先让他们电汇7240美元的律师费与手续费。加斯米夫妇二话不说,马上照办。接着,他们收到律师威廉姆斯的邮件告知要付27000美元的遗产税才能付款。加斯米夫妇又如数电汇。然后,这位律师又写邮件解释说他算错了税金,由于这笔数字特别高,政府还要额外征收63250美元的税金。加斯米夫妇牙齿一咬,又把钱电汇给威廉姆斯。
    两天以后,加斯米夫妇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英语流利的男子从美国的亚特兰大市打来的。这位男子自称是尼日利亚银行驻亚特兰大的代表。他告知加斯米夫妇钱已经到了亚特兰大市,需要他们亲自到亚特兰大去签收。同时,他提醒加斯米夫妇另外再带11500美元付电汇费用。
    加斯米夫妇兴冲冲地飞到亚特兰大,入住宾馆。三位西装笔挺的尼日利亚银行代表马上赶来与他们见面。他们首先收掉了11500美元的电汇费,然后告诉加斯米夫妇他们立刻把钱送来。两个小时以后,这三个男子带了两个大箱子回到宾馆。
    开箱之前,他们告知加斯米夫妇说:尼日利亚政府在付款的时候犯了个错误,给的全是现金,钱就在箱子里面。为了把这笔巨额现金带进美国,他们只能把钱涂黑,蒙过海关。说着,他们把箱子打开,里面全是黑色的100元美钞尺寸的一张张纸片。加斯米夫妇正对这堆黑纸片满腹疑心,其中一男子建议他们从中随便挑几张。加斯米先生顺手在箱子的中间与底层各抽了几张出来,这位男子把钱拿到水龙头底下冲洗一分钟后,果然全部显现出100元美钞的“真相”。
    加斯米夫妇吩咐他们把钱全部都洗干净,然后存入他们的美国银行账户。这三位男子说钱是可以洗干净的,但是要洗这么多钱,还要一种特殊的化学药水才行,需另外收费185000美元。加斯米夫妇告诉他们这笔费用实在太高,要回去想一下。
    回到家之后,加斯米夫妇马上打电话给尼日利亚的律师威廉姆斯,告诉他事情的经过。威廉姆斯说,据他所知,这种化学药水确实很贵,加上要洗的钱数量多,这笔费用才这么高,劝加斯米夫妇把钱付了,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加斯米夫妇想想他们已经付了10多万美元,这笔钱不付,就收不到他们的“巨额遗产”。于是就抵押了他们的房子,付了这185000美元。
    岂不料,过了几天,他们又收到亚特兰大的电话,说是钱已洗干净,在存到加斯米夫妇的账户之前,需要再收35万美元的存款手续费。绝望之余,加斯米夫妇只得找他们在佛罗里达的美国律师询问解决办法,律师马上建议他们联系美国经济情报局。 加斯米夫妇这才知道他们成了尼日利亚骗局的受害者:原来根本就没有“巨额遗产”,所有的有关文件都是假造的,联络的人都是诈骗组织的成员,连他们表演的洗钱那一幕也是该骗局惯用的伎俩,箱子里的钱是假钞上涂了一层可洗墨水……
    回想往事,加斯米夫妇承认他们也曾产生过疑心,但是巨额“财产”的诱惑使他们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在付了几笔钱后,就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尼日利亚骗局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对上钩的人骗取大笔钱财。而且,很多人被骗之后,怕亲戚朋友耻笑,一直不敢报警;还有些人想凭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把钱追回来。对此,美国经济情报局告诫人们要格外小心:尼日利亚骗局不是一般的诈骗案,他们是一个跨国经济犯罪组织,不但买通尼日利亚当局的某些政府官员,而且作案手段相当毒辣。有些美国受骗者一气之下去尼日利亚找他们算账,结果一去无回。收到此类邮件的消费者们要及时向有关当局反映,以免酿成大祸。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