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的十年光阴,现在无疑到了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光”。以互联网作为创业起步正成为不少人成就财富梦想的捷径,通过开办个人网站,几万元的成本就能将一个“想法”推入运行的轨道,而一旦被手握巨资的风险投资商们看中,“一夜致富”的神话就诞生了。
制作一个网页,把网页分成100个格子,每个格子卖100美元--听上去简直荒谬的想法,却在现实中成为成功的传奇,一位英国大学生因此而成为百万富翁。
互联网10年光阴,经历了从“大亨”到“小K”的巨变,网络中前所未有的“平民化”、“生活化”气息,暗示着商业机会的降临。成本低,传播范围广,增长速度快是互联网的三大法宝,而计算机技术普及,市场空间巨大又为普通人参与互联网创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网络进入中国以来,现在无疑是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光”。
网络的商业力量惊人
“商业的构想,如果借助于网络的力量,有时候迸发的潜力是惊人的。”提起网络,一位具有数十年互联网经验的业内人士忍不住感叹。可惜的是,计算机术语的艰涩,将多数非计算机专业人士阻挡在互联网行业之外,网络运用和传统商业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密接触”。
近几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反复证明了一个事实--互联网的生命力最终还是根植于“现实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互联网的“平民化倾向”成就了越来越多敢于想象的创业者。即使是所谓的“小本买卖”,也能和互联网形成完美的配合。网络可以作为拓展业务的平台,其影响范围和扩张速度往往远超过传统方式,在人手和资本不足的情况下,网络的帮助促使“个人创业”的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这或许可以从侧面解释EBAY和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在这些电子交易平台上,你可以拥有一个虚拟店铺,店铺的主人只要顾及进货和销售两个环节就可,没有寻找商铺、装修和实际经营的烦琐。更重要的是,你在网上打出一条广告,其受众可通达四方,你甚至可以在上海接待一位纽约的客人,这在过去几乎难以想象。突破空间和地域阻隔--这可以说是网络对于商业最为基础的贡献。
对于那些头脑灵敏的创业者来说,更重要的启示是,如何将互联网直接与创业完美嫁接。不用说,以互联网作为创业起步的优势不言而喻--成本低、增长快。开办个人网站,几万元的成本就能将一个“想法”推入运行的轨道,而几何级数般的增长速度,常常会导致奇迹。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Hao123就是一个传奇。这个很多人还未听说过的网站,去年竟然以50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百度。说得不客气一点,这其实就是一个集中了各类有用网址的网站,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就是这个简单的想法,令创始人李新平因此迅速成为“富豪”级人物。
更平民化的故事是,某大学生出于个人兴趣的目的,开了一个网站作为交友平台,闲暇无聊组织大家参加活动。之后,该网站以500万元的价格被某大型交友网站收购。最初只是关于生活的简单构想,却因为网络成就了财富。
商机来自平民生活
知道“无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一个馒头的血案”,这段揶揄“无极”的搞笑短片最早就是在土豆网上被广为传诵的。“让草根成为网站信息的产生者”,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主流思潮。
和过去门户网站主要提供资讯的做法不同,从2003年开始,“生活化”开始成为新一轮互联网风潮的“座右铭”。网络上出现了更多的、着眼于满足我们现实社会需求的服务。于是,一个新的词汇--WEB 2.0开始被广为传诵。EBAY、博客、交友网站都是最典型的WEB 2.0网站。通俗地说,WEB 2.0就是让草根阶层成为网站信息的产生者,这种形式让网民从“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产生者”,普通人因此有了发言的权利。这可能也是WEB 2.0网站获得草根网民极度追捧的原因。当然,从网站经营来说,这同时意味着无限商机。
“商店要开在人气旺的地方才能赚钱,互联网也是同样的道理,人气一旦旺起来,网站就有很多赚钱的方式。比如在'一个馒头的血案'中土豆网就尝试在短片中加入了广告。”某位互联网人士认为,风险投资基金上个月之所以向土豆网投入850万美元,人气旺是最主要原因。因为当时,土豆网其实并没有实现盈利。
另一个典型的WEB 2.0网站就是豆瓣网。网站介绍中的这段话完全显示了WEB 2.0的特色,“豆瓣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600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豆瓣的藏书甚至没有强加给你的'标准分类'。这里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和你一样的成员产生和决定。给的一本书一个'有用'评论,它的排位会自动上升,贴'我女儿的最爱'给一本书,它会在整个网站的标签分类中出现。豆瓣相信大众的力量、多数人的判断和数字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