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万元把一个“创意”推入运行轨道--4家个人网站之财富神话

    豆瓣网其实是个关于书、电影和音乐的评论网站,主要提供大众抒发观感的场所。这个投资仅仅5万元左右的小网站,计算机技术并不复杂,不过设计得颇有特色,开办一年不到就已经开始盈利。而目前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和当当网、卓越网这些卖书的网站进行利润分成。“看了书评的人,也许会因此而决定买书。从豆瓣连接到当当去买书的人,实际上就为豆瓣网贡献了一部分收入。不过广告效应来自于网民。”熟悉豆瓣的人士告诉记者。

    写书评、影评、乐评,这么一件简单而风雅的事情,也能挖掘商业价值,你想到过吗?

风险投资伺机出手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这两年中,风险投资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数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进入中国互联网,迅速扶持了个人网站的发展。有消息称,今年下半年还将有至少20亿美元投入中国互联网,这无疑给互联网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风险投资在互联网行业中“兴风作浪”的后果,绝非仅仅帮助网站成长而已。由于风险投资基金非常关注“退出机制”,也就是投入资金如何获利了结的问题,这一点直接带动了整个行业密集而且频繁的收购兼并活动和海外上市的潮流。2005年底,千橡互动收购“斗牛士”(DoNews),随后太平洋商业网络有限公司宣布以180万美元收购中国第一代个人站长代表高春辉旗下的“手机之家”和18900.com两个网站。收购活动此起彼伏,整个行业风起云涌。

    当风险投资家们一旦决心投资于你,你能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各种切实的扶持和帮助。这两年,风险投资基金对于个人网站给予的关注超过了以往。最早进入中国的创业投资基金IDG,其合伙人林栋梁最近在公开场合表示,IDG在中国支持的早期个人网站数量最多,目前正在接触的个人网站超过30家。还有各家风险投资基金,也都闻风而动,在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之后,重拾对互联网的关注。

    风险投资投的是“未来”,而互联网发展的速度给了风险投资家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而一旦有好的项目,风险投资家们几乎是“一窝蜂”地赶到。据粉丝网的CEO说,他们与投资方只谈了5天时间,钱就到位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这个道理。

盈利模式多样
    和互联网的“博大精神”如出一辙,通过网络盈利的模式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博客泛起、WEB2.0抬头的时候,生活和网络融合得日益紧密。由此,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生活社区正在形成。网络从一个虚拟的平台,走向一个现实的世界,为网站的盈利提供了前提。

    目前来看,广告收费仍然是一些成熟网站的主要收入,比如前面提到的“手机之家”,还有hao123等等。不过广告收入往往建立在强大的人气基础上,因而对较为年轻的网站来说,另辟蹊径是更好的选择。比如土豆网目前虽未盈利,不过在向风险投资融资的时候,他们预想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 通过帮助有收费需求的节目作者提供收费工具,然后参与分账。未来还可以参与付费的个人频道,还能为手机、电视台提供节目。

    对有些人来说,互联网的并购风潮也为他们提供了机会。有一些互联网制作高手,专门以制作网站、而后卖出网站为业。由于人气能很快拉升网站的价值,这种盈利方式也能带来赚钱效应。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