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四年大增长

从1996年5月1日起至今,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至2002年2月21日第八次降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例,利率由2.25%下调为1.98%,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但在存款利率持续降低的同时,居民却依然热衷于储蓄存款。

    数字:11万亿元 & 80%
    新闻: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94万亿元

    人民银行11月的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94万亿元,首次接近11万亿元大关。今后每年还将以1万多亿甚至更大的数量增长。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用于储蓄存款已达到80%以上。 

    点评:居民依然热衷于储蓄存款表明,收入在大幅度增加,但缺乏有效金融投资工具。如此多的资金放在银行,如何高效率使用这笔资金成了一道难解而又不得不解的课题。

    数字:2亿吨
    新闻: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表明:今年1至11月份,中国累计钢产量已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预计到2005年,中国年钢产量将超过3亿吨。

    点评:按说,这是值得大喜大贺的事,但数字后面还是隐含着一个“既欢喜又沉重的话题”。欢喜不言而喻,忧虑却不能不说:重复建设依然是老生常谈;钢材产品结构矛盾突出;迅猛发展中存在着供大于求的潜在风险。

    数字:1∶66 & 7人
    新闻:7人在国资委全球聘任企业高管中胜出

  国资委首次全球公开招聘工作结束,6家中央企业7个重要职位都已找到合适人选,其薪酬都将由市场决定。今年招聘有463人报名,录取7人,入选率约为六十六分之一。据悉,国资委明年除继续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管外,还将开展招聘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试点,中央企业的二、三级企业经营管理者也将要由市场选聘。

    点评:中央大企业为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开了好头,中国的市场经济将由此变得更为成熟。

    数字:299亿美元
    新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299亿美元

  商务部前天公布: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非金融类)为299.2亿美元,其中: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7亿美元;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共计772亿美元。

    点评: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这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化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更表明中国鼓励对外进行投资,且该领域商机巨大。

    数字:50% & 3000元
    新闻:中国“海归”年递增50%,薪金期待值仅指向3000元人民币

  过去20年,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超过15万人学成归国。近两年归国人员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但在近期举办的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不少“海归”已经将薪金期待值仅仅指向3000元人民币。

    点评:“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正常回归。早年,留学是“精英”学生的专利。如今,出国留学越来越容易。“海归”贬值不奇怪,这正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