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穗渝第3季度理财综合指数显示 百姓理财心理和方式有变化

由上海《理财周刊》社编制推出的2003年第三季度《理财周刊》中国主要城市理财综合指数近日推出。本期综合理财指数为61.2,比二季度高0.5,略有上升。由于该期指数处于“非典”后的经济与市场的复苏期。那么,个人理财心理和理财方式有什么变化? 

综合理财指数相对平稳    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4城市居民进行的连续性研究,涉及不动产、教育、银行储蓄与信贷、商业保险、股票、汽车等6大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本次调研随机接触了10125户居民,得出了2003年三季度总体综合理财指数为61.2,与二季度的60.7相比,高出0.5,处于相对平稳的趋势。

多数人认为目前买房最合适    调查显示,最近一年来,京沪穗渝四地有10%的居民购买了住房;而最近一年没有购房的居民有8%的打算在未来1年内购买住房,2%的居民表示肯定购买;四地居民在购房率和意向购房率上相近。

    购房类型上,新房依然是购房居民购房的首选。四地居民有77%的购买新房,22%的购买二手房。

    购房付款方式上,一次性付清房款和分期付款各占半壁江山,分别有54%和46%。上海居民则更多倾向于分期付款,达到60%。

    与上个季度的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情况相比,多数居民认为买进房产目前最合适,其次是出租房产。

上海人对留学投资认可度高    对于送子女到国外读书这么一项高投入的投资,四地居民中30%的认为合算,27%的认为不合算,43%的认为无所谓或没想过。32%的上海居民则认为合算,25%认为不合算。

上海人打算购车居首位    在未来一年中,16%的上海居民打算购车,位于四城市之首。有38%的消费者选择购买10万元以下的轿车,表示购买10万到20万元车型的人为49%;购买20~50万元的比例为13%。上海选择桑塔纳和POLO轿车的人数均达到了20%。 

    调查显示,73%的购车者选择一次性的付款方式,在广州和上海选择分期付款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8%和33%。 

上海人储蓄增幅高    此次调查中,最近一年办理过个人信贷的人数达到20%,而在这些办理过信贷业务的人中,有100%的人都办理过个人储蓄业务。  

    与去年同期相比,39%的被访者储蓄金额没有发生变化,35%的人表示增加了储蓄,同时也有26%的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储蓄。在增加储蓄的人中,平均增加幅度为13.9%,上海为17.6%。

    在上海,大小楼盘价格虽然持续攀升,但也没有能阻挡住一些人购屋筑巢的热望,个人贷款买房已成为上海增长最为迅猛、影响居民消费最强的龙头信贷品种,另外上海人助学和教育贷款的比例也略高于另外三地。

上海人关注少儿保险    本次调查显示,在最近一年中投保人数达到29%,但未来一年内打算投保的人数仅占到5%。消费者比较认可的月缴保费比例为13.3%,而上海和北京两地认为比较合适的平均月缴保费比例超过17%。目前投保健康险种的人数最多,达到61%;其次是养老保险,为57%;意外伤害险排在第三,为52%。上海人似乎更为关注少儿保险。

对股票投资持观望    调查显示,在持有股票的居民中,近半年来进行股票投资总金额平均在8.2万元,53%的股民投资额在3万元以下。京沪两地股民投资额较高,分别平均在9.9万元和9.1万元。股票投资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在22.6%,京沪两地较高,分别平均在28.4%和34.3%。

    这个季度,投入股市金额当初买入价与目前行情相比,京沪两地分别有77%和75%的股民赔了。针对目前股市情况以及个人对股市未来的判断,在未来半年内,26%的股民会减少投资额,减少的比例平均在41.1%;56%的股民会持平;只有17%的股民会增加,增加的比例平均在35.0%。目前,股民还是对股票投资持观望态度的较多,并有一定的撤退迹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