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未来、天生异类的吴若权

不到三十岁的吴若权放弃月薪十几万元的微软工作,冒险独立向前行。如今每次的冒险,无论是1994年的方与圆行销企划室或是1998年的自在人生顾问公司,吴若权的年收入只有一再增加,没有减少。

    Q:从大学毕业,你经历过这几个阶段,如IBM、HP(惠普)、飞碟唱片、Microsoft(微软)等。谈一谈你做事的职场经验?每个阶段心得是什么?
    A:1994年是一个最大的转变。1994年以前是在所谓大象的组织工作,以后自己当苏活族。我在外商公司有两个阶段。尤其在IBM到惠普(1986年至1989年)都是在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收很快。尤其在惠普碰到非常顶尖的主管,像是杨绍纲、杜明翰、刘家驯这几位。
    Q:这段时间是台湾产业的黄金时期?
    A:对。我们躬逢台湾经济发展最繁荣茂盛的时期。那时候的企业非常在乎人性管理、讲企业文化,现在没有人讲这些。老板会因为我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就写信鼓励我(编按:如当年台湾惠普总经理柯文昌就亲笔签名多封英文信奖励当时在担任行销企划专员的吴若权)。在东元信息跟微软当主管级经理,是在贡献专业知识,也是在磨练管理经验,后来自己开公司,像“方与圆”、“自在人生”,就全部一个人掌控所有的东西,包括财务、人事、客户、业务、市场策略……。
    
成长速度比组织快    Q:为什么你在大组织中八年换了五个工作?
    A:我觉得我成长的速度老是比组织快,就是当我已经学习成长到这个时候,可是组织还是那样,没有办法提供给我一个我要的、有挑战的舞台时,我就无法眷恋那个工作。
    Q:可不可以谈谈你的顾问公司都在做些什么?办计算机展吗?
    A:我在“方与圆”行销企划室的工作是综合型的行销服务公司,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科技界。1990年台湾整个经济重新整合之后,很多外商公司人力精简,所以都会把行销企划的东西外包,在那个风潮下,很多市场机会出现。
    我离开的一个动机就是我想要有更多的舞台可以发挥。后来像博士伦隐形眼镜、花旗银行,就是非信息业的客户。“自在人生”成立以后(1998年)比较没有做办记者会、办展览……这些很琐碎的执行动作,回归到一个人工作顾问的形态。
    做信息业的行销和做消费品的行销不太一样,需要产品的专业知识。惠普给的训练很多,不论是管理技巧、或行销专业,比如说以前我在做一些计算机的产品,它会送你去美国、新加坡上课。
    在微软工作是我个人事业成就感最高的一个时期。我曾经一年办一千场研讨会,这是台湾信息界行销的一个创举,以办研讨会招揽客户来了解Windows、Office、Excel、Word这些产品,还创造一个现场销售的模式,就是你来参加研讨会我就当场卖。我做Office、Excel这些产品的行销工作,让市场占有率从零到百分之九十几。现在回忆起来,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个工作阶段。
    Q:那是因为产品强、还是因为你行销能力强?
    A:这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微软产品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它在Windows 3.0做Excel 4.0版的时候,因为一般的计算机心脏不是那么强,软件功能还会使计算机当机,或有一些规格上的问题。我当时就是一家家访问使用者,听客户说这个软件有什么问题等。
    第一,软件从大家都不用,到大家后来都已经在用,我觉得我能够玩的东西都差不多了,再下去我还能够做什么?
    第二,是个人成长和投资成长的关系。往下看,再做五年我也是在做这些事情,再加上组织扩展之后,行政效率降低,花在协调上的功夫很多。我的个性是不耐烦,我喜欢去冲、去做事情。我没有办法去负担那样子的工作时间,我想要有个转换。
    第三,是我对组织、人的发展有一种敏锐的直觉,我会做分析和预测,预测再下去那个位置,其实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我应该主导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待在外商,他一辈子离不开,在四、五十岁中年的时候都面临转业的瓶颈。这给我自己很大的警惕。我难道要这样吗?过去我在微软工作是朝九晚十二,当然有时候还会半夜。有一回我在半夜两、三点钟遇到财务长来公司上班,不晓得那时候应该讲晚安还是早安。
    过去微软的工作经验是我后来创业很大的勇气来源。我在微软可以自律到这种地步,将来要自己出来做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经济上的恐惧满好解决的,我母亲说一个月两、三万买菜就够了,那我就换一个思考说,我只要赚三、四万,这个家庭就可以维持。
    自己独立做行销顾问工作室,其实是Seven-Eleven(由早上工作到晚上十一点),连礼拜天都要赔到我的工作里头去。一星期七天早上五点多出门,一定都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我记得很清楚是有一个冬天很冷,我发烧到三十九度多,还是继续工作。那天的感受很深刻,心想如果在外商公司,我可以请假,还有公司付保险有的没的,可是自己做工作根本没得选择。台湾的中小企业其实都是这样的,日以继夜,就为了自己小小的生意全力以赴!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