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台湾畅销书天后”的吴淡如来到北京签约东南卫视,将主持东南卫视全新的访谈节目《娱人码头》,并于本周开始每周播出。
作品多以两性关系和励志为主轴的吴淡如曾经连续5年获得台湾金石堂最佳畅销女作家第一名,与此相对应的是,包括刘墉、吴淡如、吴若权等人在内的台湾本土励志作家多年来都占据着金石堂畅销排行榜,他们亦因此背负质疑:“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如果不读经典,不读严肃文学,必然是因为万年常青的畅销作家群阻挡了阅读的进化。”本报记者就此观点采访了这位被视为台湾曝光率最高的“强势”女作家。
不喜欢被归类为励志作家 新京报:你曾经做过8年的不畅销作家,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找准“励志”这个定位吗?
吴淡如:也许吧,那个时候刘墉很有名。但回头去看,我那时候写得确实不是很好,属于作者本位主义、只在乎文句华美不华美,甚至用骈文写作,完全不替读者着想。有一天,作家前辈曹又方跟我说:“你个性叛逆,和我年轻时候一样。但你的专长不在写小说,你有很多意见要发表,你为什么不把意见直接讲出来,而要掩盖在那些华美的文字后面呢?”我当时不以为然,但从那以后我的作品就开始畅销,畅销的书都是写两性关系或者励志的散文。
新京报:为什么“励志”图书能长占台湾畅销排行榜?
吴淡如:我不喜欢像一些酸文人只要看到别人爬到你的前头就说人家是斯文扫地,可能是台湾人在心理上需要光明面的东西,但我的书不全是讲光明面,我和其他励志作家都不太一样。我是一只鸟,没人能阻止我唱歌。我在电视上比较随和,采访谁都可以,但是我决不写报社、出版社的命题作文,我就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
新京报:你并不认为自己是励志作家?
吴淡如:随便别人怎么说,我自己不喜欢被归类。我写的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意见,不是别人启发了我,而是我去选择他的书来读,我的价值观和别人不一样,我高兴干吗就干吗,一个不自由的人是不能了解自由的。我现在过得还算顺心如意,是因为这个世界肯定努力的人。
畅销是因为读者赶上了我的思考 新京报:从不畅销作者到畅销作者的转变,是因为你把握了台湾读者的心理?
吴淡如:我写的都是我的人生经验,不是我迎合讨好读者,而是读者刚好赶上了我的思考。以前台湾女人都非常讲究牺牲奉献,吵架时会跟老公说:“你可以踢我,但别不要我。”没有人说这样不对,而我是敢说话的。台湾还有一批人把两性关系看成是对立关系,而我会为男生说话,说女生有时候也是无理取闹。我觉得台湾和内地华人都缺乏爱情教育。
新京报:你自认为从不愿意接受教导,但是你自己在做的就是拿经验去教育年轻一辈,这不矛盾吗?
吴淡如:我为什么要写两性关系的杂文,是因为亲身经历了亲弟弟的死亡,他和女朋友分手之后,有一天他喝醉了跑到女朋友家的12楼跳了下来。我亲手为他送葬,我看到过最惨的事情,所以我怎么会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呢?那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噪音。
很抱歉的是,我的书是在我弟弟去世之后开始畅销,我也是在那一年开始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我救不了我弟弟,我想也许感情中想不开的人能听到我的呼喊和召唤吧,很多答案可在书中找到,但你必须有人生历练,才能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