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将对楼市产生多方面影响

近期我们可以注意到有关楼市的政策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投资者对此也是应该多加留意的。

房贷政策的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6月1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
    其中针对开发商的条款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应不低于开发项目总投资的30%;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严禁跨地区使用;商业银行不得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的贷款;严格禁止建筑施工企业用银行贷款为开发商垫资;对土地储备机构发放的贷款为抵押贷款,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而针对个人房贷的条款则有:商业银行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申请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的抵借不得超过6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购买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应适当提高首府比例,并不再执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而按央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
    其实,在中国房地产开始发展以来的十数年间,房地产与银行信贷之间互相利用,却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正负搏弈。1992年房地产出现第一轮开发狂潮,1994年银行开始了宏观调控,收缩银根;到了1998年住宅实行商品化改革,银行则推出了一系列开发和按揭信贷业务,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支持作用;而从1998以来,房地产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特别是进入2002年,全国房价一路上涨,整个行业,是否存在行业泡沫成了各界担心的关键问题,银行风险则担负着极大的风险。
    该政策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有:1、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收紧可能使房地产增量市场供给缩小;2、房地产产品结构向中低价位倾斜;3、外资银行、外资房地产企业的进入冲击本土企业;4、对投资客购房是利空;5、加速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对自有资金不足、融资能力弱、销售能力差、资质低、负债率高、空置房存量大的开发商将被淘汰出局;而给那些有实力的开发尚则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内将出现洗牌和重组,行业集中度提高;开发商则需要逐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土地政策的规范    近期有关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表明,土地的供应和使用权的转让正在进一步地被规范,这将对楼市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地价的进一步透明以及市场调节作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国土资源部2002年5月9日签发的第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自2002年7月1日起执行。要点包括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其它用途的土地的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国土资源部2003年2月18日签发的第45号令《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要点包括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清理违规设立的各类园区,严格控制各类园区的商品房开发,严禁以科技、教育等产业优惠政策名义取得土地后用于商品房开发。 
    2003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控制政策。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结论指出,要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调整供应结构,要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管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建设。突出重点,集中解决开发区违法违规占地问题。新设立和扩建的各级各类开发区一律暂停审批,国家级开发区确需扩建的,须报国务院审批。
与此同时,上海市也将进一步扩大经营性土地出让公开招标的比例,凡新增的商业、旅游、娱乐、金融、服务业、商品房等六类经营性项目用地;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开发区内的六类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教育用地等原非经营性项目用地,转变为六类经营性用地的。在实施旧区改造开发、小城镇开发建设、郊区片林建设中,涉及六类经营性用地范围,都将纳入公开招标范围,严禁采用协议或邀请招标方式出让,并逐步推进“熟地”招标出让。

CEPA的签定    2003年6月29日,香港与内地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的协议。
    CEPA对于房地产业的规定主要有: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涉及自有或租赁资产的高标准房地产项目服务;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以收费或合同为基础的房地产服务。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