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商人“眼馋”CEPA

搜索一下各大媒体的关键词,CEPA已然成为新近最流行的字眼。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最大受益者——香港被人们寄予了厚望。对此,活跃于上海及其周边的台湾商人,对CEPA的关注似乎也有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表现出了既无奈更羡慕的心态。

CEPA让台商心羡    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签署之后,台湾岛内各界高度关注,对于台商而言,CEPA所带来的热度则更高。作为中央政府送给香港回归6周年的一份大礼,CEPA无疑将给香港经济打上一剂强心针,这场“及时雨”让港商感受到了“夏日里难得的清凉”。

    在与祖国大陆有着密切经贸往来的台湾,台商们感受到巨大冲击和压力。用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盛九元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既羡慕又无奈”。羡慕的是,更多优惠条件让港商进入大陆市场的门槛降得更低,使港商未来在大陆将更具竞争力,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无奈的是,与其他外资企业相比,台商将要面对更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必须他们自己去解决。无怪乎台湾国泰产险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蔡基松先生不无艳羡地表示:“可以肯定,CEPA对香港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尤其对港商在大陆市场的发展有利。”  

未来竞争将在服务业    CEPA给台商带来的压力,各个行业并不相同。据盛九元秘书长分析,就制造业而言,香港制造业不会因零关税而对台湾造成很大冲击。这是因为,香港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只有5%左右,且目前基本上已转移到珠三角生产。另外,香港制造业主要是外销型和简单加工,因此零关税的意义并不很显著。相反,零关税对于台湾制造业却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制造业是台湾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台商很希望其产品能够在内地市场销售,因此零关税对降低其产品成本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相比之下,有了CEPA,对GDP贡献达85%的香港服务业则对台商形成了最直接而有力的挑战。它降低了香港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等的进入门槛,使得更多中小金融企业可以进入大陆市场。盛九元秘书长认为,“CEPA体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对香港中小企业是最直接的利好消息。”

    比较而言,港台金融服务业各有千秋,“香港服务业发展得非常成熟,资金雄厚,管理先进,能为内地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而台湾服务业则有广大台商作为最稳定的客户。”实际上,台湾银行进军大陆的初期业务大多都以台商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也可从8家台资银行在大陆的地区布局看出来,其中,长三角地区就有5家(上海3家世华银行、第一银行、土地银行;昆山1家:彰化银行;苏州1家:台湾“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这与台商在大陆投资高度集中于这一地区密切相关。

    “但不可否认,港资服务业的冲击将更大,影响将更全面。”盛秘书长补充说。

CEPA模式能惠及台商吗?    CEPA出台,不仅对香港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对两岸三地未来经贸合作也将有革命性影响。在CEPA利好消息刺激下,很多港商已表示将力争尽快进入内地。面对内地广大市场与巨大商机,台商决不会“坐以待毙”。除了继续发展传统制造业外,台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正“磨刀霍霍”、跃跃欲试。

    对于进入内地市场,台商们似乎充满了信心。蔡基松先生认为,大陆与台湾语言相通,文化背景相似,这是两岸合作的天然优越条件。何况台资企业在服务项目上不输给任何外商,因此两岸加强经贸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对此,盛九元秘书长非常同意,他认为,与其让国外企业大量抢占大陆市场,不如让更多港台企业发展壮大,尤其在金融服务业。因为资金在三方流动对三地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于CEPA给港商带来的众多优惠,蔡先生再次羡慕地表示,“希望CEPA模式能惠及台商,毕竟我们是一家人嘛”。据了解,CEPA出台以后,台商们的急切心情大都溢于言表,他们正在积极努力,试图寻找更多突破口,以期尽早进入、抢占内地市场,提高台资企业竞争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