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欢乐消费市场大丰收

  据市商委昨日最新统计,2003年春节黄金周(2月1日至7日)期间,全市236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共实现销售21.86亿元,同比增长22.1%,比去年春节增幅提高了16.8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上海消费品市场物丰人欢,繁荣喜庆,呈现出六个特点:
    一是节日销售前高后低。今年春节除初一为雨日外,其余均为晴好天气,给市民、游客带来欢乐消费的好心情,节日7天,销售呈现前高后低态势,节日销售高峰值出现在年初二,达到3.54亿元,同比增长26.8%,平均日销售达到3.12亿元。

    据上海消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显示,羊年新春市场繁荣兴旺,零售业指数屡创高点,节日期间,零售业指数保持在相对高位运行,并且呈现出与前两个黄金周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五一”、“十一”期间,指数高点均出现在第一天,此后逐日下降;而春节市场第一天并不热闹,从年初二开始渐入高潮,并且其高峰延续了较长时期。从零售业指数看,消费主要集中在初二至初四,3天的指数分别为164.42、161.46和168.52,此后逐日下降。

    二是超市成为销售“领头羊”。春节期间,本市各大超市、大卖场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年货、食品、礼品丰富,方便市民选购,7天共实现销售14.22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市零售额的65.1%。节日中,百货商厦、各类专业专卖店、餐饮业分别实现销售5.37亿元、1.45亿元和7729万元,同比增长11.2%、16.9%和11.6%。

    三是各区商业销售见旺。淮海中路、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四川北路客流如潮,节日7天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9.3%、14.71%、14.6%、8.6%;闸北不夜城、新上海商业城、豫园商城、徐家汇商城销售同比增长16.4%、16.3%、16%、11.7%。各区县社区商业服务功能和商业业态日益完善,日常用品就近购买,商业销售日见兴旺。长宁商业在地铁建设情况下仍保持节日销售同比增长13.3%的好势头,宝山商业营销活跃,销售同比增长13%,杨浦区五角场商业成为节日新亮点,全区商业销售同比增长40.4%。金山、南汇、崇明、嘉定、奉贤、普陀等区节日7天销售分别同比增长49.8%、22.7%、22.3%、15%、10.3%、6.4%。

    四是主副食品质优价稳。节日期间,市、区商业会同工商、卫生、质检等执法部门对食用农产品市场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市民节日期间吃得放心。本市各大主副食品商业集团公司增加了名优商品的市场投放量。节日7天,精制油、面粉、肉制品、水产品、蔬菜、烟酒投放量分别比去年春节增长75%、20%、25%、10.7%、29.5%和5%。各区副食品公司还自行采购了各类花色主副食品丰富市场。据黄浦区统计,节日期间,海(淡)水产品、蔬菜价格均低于去年春节15%-30%,豆制品、家禽、猪肉价格同比持平;牛肉价格同比上升10%左右。

    五是餐饮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据对85户餐饮企业抽样统计,春节7天,实现营业收入7728.8万元,同比增长11.6%。就餐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市民消费各取所好,有中餐、西餐、自助餐、火锅餐等。名店、大店、特色店生意火爆,王家沙酒家出现排队购买蟹粉小笼现象。上海城大酒店、丰收日大酒店、张生记饭店、绍兴饭店龙华店、花园饭店营业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54.6%、104.9%、59.2%、22.2%、21.3%。小吃快餐座无虚席。肯德基公司、汇金百货小吃广场等人流不断。节日7天分别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39.1%、31.4%。

    六是文化消费成为新亮点。新春购书赠礼、学习充电成为羊年春节新时尚。港汇书店、思考乐书局、上海音像图书城等3家书店春节7天,实现营业收入115.24万元,其中港汇书店实现营业收入32.54万元,同比增长77.81%。年底前新开张的上海音像图书城春节日均销售突破万元大关,最高一天达1.8万元。徐家汇柯达、永乐电影院春节7天实现营业收入169.58万元,同比增长35.6%。舒适宝健身中心节日(初四至初七)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2.35%。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