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生活大享受

你现在刚刚坐着免费班车回家,嘴里嚼着免费品尝的饼干,手里捧着免费的报纸……尽管许多人享受的是免费带给他的乐趣,而非东西本身,但既然是一个“蹭”的时代,就不妨多留些关注的心眼儿,善用身边的免费资源吧。

    天下究竟有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个本来十分确定的否定答案,如今也有待重新审视。有钱没处花早已变成东西多得不知该挑哪样花钱,于是一贯小气的商家不得不花小熬搞些小赠送,送吃送喝,送玩送乐,有时还要送上对你的一片关爱之心。

    环顾四周,免费的东西随处可见,大街上、商场里、信箱中,免费的品种应有尽有,化妆品有试用装,小食品有免费尝,还有各式各样的免费服务,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更是充斥着免费电影、免费邮箱、免费下载……仿佛一夜之间,免费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悄无声息地在人们的眼里出现。

第一站: 卖场的免费班车    近年来,在马路上穿梭的车流中,增加了一道别样的“风景”,那就是各大卖场开通的免费班车。目前上海现有的60多家大卖场,基本上都有免费班车。商家的这种“亲情”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毕竟在大卖场不仅购物省钱,现在连车马费都省了。

    “揩油”有理  搭顺风车,何乐不为?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卖场的免费班车承担起了公共交通无法涉足的载客盲区。例如位处浦东中心地区陆家嘴的正大广场,附近商务楼林立,而免费班车又四通八达,开往浦东浦西的各主要枢纽。本来要换乘几部公交车的地方如今只要一部班车就能轻松抵达,这种油岂有不揩之理?
    “免费”提醒  免费班车最让人不放心的也许就是时间成本。班车不准时是常事,遇上了等也不是,走又不甘心。就算坐上了车,一条本来15分钟的路,等顾客上车就要花去半个小时。时间宽裕还好,如果赶着上班,最好还是提早出门。现在商家是越来越精明,不少商家接客免费,送客就要凭收银条,所以免费回程最好是买东西顺风的时候。另外,最近在外地还听说一些免费班车存在逾期年检、超员等隐患,看来有时揩油得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

第二站: 地铁的免费报纸杂志    “地铁似龙脉,财源如水来”。上海地铁目前每日的100万人次客流量,让商家看好地铁广告的无限商机。从前些年的纯广告报纸《地铁风》到今年年初创刊的《i时代报》,再到免费杂志《下一站》,还有“地上卖地下送”的《前程无忧》,于是乎,消费者又多了一个免费信息享受。

    “揩油”有理  知识财富,免费享受。如果孔乙己现在还真实地活着,他也许不会去偷书,而是呆在地铁里享受免费的报纸杂志。和孔乙己当时的那个年代不同,报纸杂志不再是少部分人的奢侈品,它们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既然是必需品,免费送上门来,岂有不要之理。

    再说了,上班途中,出行路上,如果只是让时间白白溜走确实有些可惜,此时有份报刊可聊以解闷充电,可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吧。而且,全国各地综合性市民报内容上的同质化现象很严重,大家在新闻上的拼抢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大多数新闻信息是“你有我有全都有”。因此,在新闻内容相近的情况下,免费的当然更受亲近喽。

    “免费”提醒  从内容上,免费报纸与收费报纸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大同小异,但是,在独家的新闻报道力度上势必有所不足。由于发行没有收入,体现在版面上就是相比其他报纸多得多的广告,所以在信息量上会大大折扣。

    此外,要确保能享受到免费的报纸,最好能够起早。因为免费的大家都想要,数量有限,过时不候。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