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两种世纪精品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公示名单

  近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名单予以公示,包括特别奖12部,优秀作品奖85部,共97部作品入选。其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部作品入选:上海人民出版社参与出版的“足迹”系列入选特别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千里江山图》入选优秀作品奖。



《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
本书编写组 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7年3月至10月,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一书翔实记述习近平同志面对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的上海,走遍全市当年的19个区县,着眼全局、扭住关键,抓党建、凝共识,抓发展、聚人气,确立新城市精神,赋予新使命新任务,丰富提升上海的气质与品格,短时间内让干部群众精神为之一振,使上海进一步蓬勃向上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上海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担当精神和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态度。

序章(节选)
  2007年上海的初春,湿润的微风中带着渐渐增强的暖意。3月24日下午,上海市召开党政负责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决定,习近平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在习近平数十年的地方工作历程中,上海,是重要的一站。

  从陕北乡村到冀中重镇,从沿海开放城市到闽东老区,从八闽大地到钱塘江畔,习近平怀着赤子初心一路走来,政绩实在,政声长留。

  这次,习近平走进上海,面对的是一副相当重的担子——在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稳定大局、统一思想、理顺情绪,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习近平着眼全局,扭住关键,抓党建、凝共识,抓发展、聚人气,在短时间内让干部群众精神为之一振,使上海进一步呈现蓬勃向上的昂扬之势。

  虽然在上海工作时间只有七个月零四天,但习近平的足迹遍及全市当年的19 个区县。如今忆起十多年前的情景,上海的干部群众仍清晰记得,当年习近平一到上海就全情投入工作,在上海的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市场楼宇、社区里弄、田间地头,与大家交流、交心。那些寄希望、鼓干劲的场景,历历在目。

  习近平主政上海,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当年作出的战略谋划、提出的重要观点、推动的重点工作,至今引领着上海的发展方向。

  对于这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习近平提出,上海党的建设要不辱门楣,要走在全国前列;他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他在实践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模范。

  对于这座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习近平要求,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四个放在”如今已成为上海一切工作的思考基点;他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地推进长三角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如今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当时的环境下,习近平明确提出发展仍是上海的中心工作、第一要务,提出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应对发展路上新情况新问题的法宝;他对上海的产业结构,超前地提出了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战略思想;他要求上海把自主创新作为今后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强调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反复阐明“唯GDP”发展思路的危害。

  习近平为上海确立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新的城市精神,丰富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气质与品格,也拓展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内涵。

  习近平多次提出,上海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在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上着力解决最困难的问题,倾注“为人民谋幸福”的满腔热情;他对特大型城市治理也提出了重要论述,推进了新的重要探索。

  所有这一切,是习近平为上海城市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所付出的努力,也成为习近平从政历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实践,更在日后成为上海破解发展难题的经典教材。

  上海是一座承担着特殊使命的城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闭幕后,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十多年来,他始终牵挂着上海,多次亲临上海考察,赋予上海新使命、擘画上海新蓝图,为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他给上海再鼓劲: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

  他为上海再定位: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他要上海再探索:上海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他让上海再担当:增设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强调垃圾分类工作是新时尚,要求人民城市人民建。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