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厄恩肖把希思克利夫带回呼啸山庄以后,其子欣德利觉得这个弃儿剥夺了父亲对他的爱,威胁着他的财产继承权,便对他恨之人骨,等父亲一死,就把他贬为仆人,横加折磨和凌辱。就在同这专制压迫的抗争中,希思克利夫和厄恩肖之女凯瑟琳倾心相爱了。但是,希思克利夫的卑贱地位,凯瑟琳头脑中的世俗观念,又构成了他们这场爱情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当凯瑟琳决定嫁给阔少爷埃德加·林顿时,希思克利夫对恋人的炽烈的爱,顿时化作对仇敌和情敌的刻骨的恨,驱使他对欣德利和埃德加,以及他们的后代,发起了疯狂的报复。 希思克利夫的报复阴谋得逞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相继落人他的手中,无辜的小凯茜和哈雷顿也变成了他的奴仆。但是,这一切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除了落得“像魔鬼一样孤独”以外,他别无所获。任凭他如何报复,他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现实:他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凯瑟琳。最后,他终于认识到报复是徒劳的,无心再将凯茜和哈雷顿置于死地,便开始作践自己,以求早日死去,好与凯瑟琳的鬼魂相伴。
希思克利夫做了两座庄园的主人之后,试图建立起一个由仇恨主宰一切的阴森世界。然而,这又谈何容易!请看小凯茜,她把一颗爱心献给了所有的亲友,包括她被迫嫁给的那个冷酷的小林顿。再看哈雷顿,他受尽了希思克利夫的欺压,还要维护他的名声。而尤为动人的是,这对年轻人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下,结成了幸福的伴侣。这一切充分说明,恨扼杀不了爱。
人们习惯于把《呼啸山庄》称作一场爱情悲剧。其实,这部小说描写了两代人的两起爱情故事,两者性质不同,结局也大不一样,因而更加增添了小说的魅力。
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恋。他们彼此相爱,并不是作为一种“欢乐”,而是作为“自身的存在”,因为他们有着“一模一样”的灵魂,谁也离不开谁。凯瑟琳嫁给埃德加以后,发觉自己陷入了一个“陌生世界”,等再见到希思克利夫时,便一头扑进他的怀里,死死抱着他不放,当天夜里就离开了人世。希思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更是达到白热化的地步。在他看来,埃德加算得了什么?“就凭着他那弱小的身躯,他就是倾注全力爱上八十年,也不抵我爱上一天。”凯瑟琳死去十八年后,希思克利夫也郁郁而终。他们两个结成一对游魂情侣,出没在呼啸山庄的荒野上。
显然,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既有现实主义的成分,又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意欲冲破一切束缚,狂热而执著地追求“超人世的爱”,既深刻地揭示了现存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爱情的憧憬。
与这“超人世的爱”相对照的,是凯茜和哈雷顿的“世俗的爱”。希思克利夫的残酷压迫,给他们在感情上设下了重重障碍。但是,这两颗渴望人生幸福的心灵,却在那冰霜冻土中萌发了爱情的种子。为了帮助哈雷顿从愚昧无知中解脱出来,凯茜满腔热忱地教他学文化,做学生的每取得一点点进步,做老师的便奖赏他一连串甜蜜的吻。这是多么动人的情景啊!难怪女管家内莉感叹说:“我的最大心愿,还是希望这两个人结合。等他们举行婚礼那天,我谁也不羡慕了,英国不会有比我更快乐的女人了!”
艾米莉在短短的一生中,从没体味过爱情的甘甜,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是多么深沉!在她的梦幻世界里,她崇尚那神奇的“超人世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她又向往那美满的“世俗的爱”。
让爱注满人间!这既是《呼啸山庄》的主题,也是它的主要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