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一百多年以来,它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如火如茶的爱憎激情,吸引着世界各国一代代的读者及评论家,被誉为英语语言中最震撼人心的小说杰作,被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小说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于一八一八年生于英格兰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她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原是爱尔兰的一个贫苦农家的子弟,后来经过个人奋斗,进人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来到约克郡哈特谢德村当助理牧师。就在这个小村庄,他于一八一二年和商人家庭出身的玛丽亚·布兰韦尔结为夫妻,并于一八一三年有了大女儿玛丽亚,于一八一五年有了二女儿伊丽莎白。
在哈特谢德五年任满后,勃朗特先生将全家迁往布拉德福特教区的桑顿教堂。在这里,勃朗特夫人又先后生下三女儿夏洛蒂,独子布兰韦尔,四女儿艾米莉,小女儿安。
一八二○年,勃朗特先生升任牧师,携妻子儿女迁至霍沃思。这是个人烟稀少,荒凉贫瘠,几乎与世隔绝的山村。勃朗特先生的牧师住宅坐落在陡峭的山坡上,周围全是荒山峻岭,背后是通往荒野的小径。为了抵御狂风暴雨的袭击,房子用石头建成,结构十分坚实。
勃朗特夫人由于不适应艰苦的山区生活,加之操劳过度,不久便身患绝症,于一八二一年离开人世,在丧母的阴影笼罩下,勃朗特家的孩子们都变得孤独沉寂起来。他们极少与外人交往,除了到旷野上散散步以外,一家人的主要乐趣,就是在家里读书看报,讲述故事。
一八二四年,勃朗特先生把头四个女儿送到五十英里以外的考恩桥寄宿学校念书。由于学校制度严酷,条件恶劣,两个大女儿染上肺结核,于一八二五年春天相继夭折。勃朗特先生只得把夏洛蒂和艾米莉接回家,让她们与兄弟布兰韦尔和小妹安一起,在家中自学。
勃朗特先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经常与前来帮他料理家务的伊丽莎白姨妈,谈论时事政治和文学艺术等问题。就在他们的熏陶和引导下。四个孩子养成丫丰富的想象力,建立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夏洛特和布兰韦尔以想象的安格里阿王朝为中心来写小说,艾米莉和安则创造了两个名叫贡达尔和加尔丁的太平洋岛屿,围绕它们来编造故事。
艾米莉十七岁时,再次离家去求学,由于恋家心切,不久又辍学回家。这期间,在家境比较拮据的情况下,勃朗特三姐妹都曾出去教过书,或做过家庭女教师,以便供布兰韦尔去上学。后来,三姐妹打算自己开办一所学校。为此,一八四二年初,夏洛蒂和艾米莉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外语和办学知识,不料伊丽莎白姨妈于十月底去世,姐妹俩当即赶回家奔丧。事后,夏洛蒂又回到布鲁塞尔,艾米莉却留在家里照料父亲。一八四四年,夏洛蒂学成归来,三姐妹办成一所女子学校,怎奈招不到学生,只好半途而废。
一八四五年秋,夏洛蒂偶然见到艾米莉的一卷诗稿,觉得十分隽永,耐人寻味,便说服两个妹妹,三人自己筹款(五十镑),分别化名柯勒·贝尔、艾利斯·贝尔、阿克顿·贝尔,于一八四六年四月合出了一本诗集。这部集子尽管收进了艾米莉的几首著名诗篇,但却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总共只售出两本。
诗集的失败,并没有吓倒勃朗特三姐妹,她们仍在坚持创作各自的第一部小说。艾米莉写作《呼啸山庄》,大约开始于一八四五年十月,一八四七年七月,小说找到出版人以后,对方又迟迟不动,后来还是借助《简·爱》的东风,才于同年十二月,与安的小说《阿格尼斯·格雷》合集出版。
一八四八年九月,她们的兄弟布兰韦尔不幸早逝。为他送殡时,艾米莉伤了风,后来发展成肺病。她性情倔强,拒不看医吃药,抱病操持家务,直至同年十二月十九日与世长辞,终年仅仅三十岁。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竞被冷落了四十多年。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这部小说就像一块威力无穷的磁铁,紧紧攫住了亿万读者的心,令他们着迷,令他们激动。
一部篇幅不是很长的小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无疑,小说情节曲折,构思奇特,这是它引人人胜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主要因素。以笔者之见,这部小说的最大魅力,来自它那荡人心肺的感情力量。
人类的感情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处于两极的,则是爱和恨这两种极端的感情。《呼啸山庄》最不寻常的,就是紧紧环绕着爱与恨的激烈冲突,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感情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