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上海(1)

    气压式热水瓶与雀巢咖啡是如此机缘巧合。如果没有气压式,拿起一个传统的五磅热水瓶冲雀巢咖啡,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如果没有速溶咖啡,拿了气压式去老虎灶泡水,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并且气压式热水瓶同时也作为摆饰矗立在五斗橱上,与电视机、拉丝杯为伴。这也就是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向阳牌”“长城牌”气压式热水瓶会成为上海小姑娘的嫁妆必备。气压式热水瓶是如此的深入人心,并且又是诞生于上海,所以,上海男人意外受伤,又多了一个听老婆话、受老婆气的揶揄:气压式男人。

  也就是在速溶咖啡异军突起,撩拨起年轻一代上海人的新咖啡情结时,经典咖啡重新登场,年长咖啡客的旧咖啡情结显出了引领的风范。有一位如今年届九旬的朱曾汶老先生,在1940年代便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的宣传经理,咖啡情结缠绕一生。“文革”时朱先生和太太惧怕红卫兵迫害,开煤气自杀,自杀前两人一起与咖啡告别;被抢救之后,老人是用苦咖啡帮助自己记忆复苏。有人问起“文革”没有钱的时候,他是如何圆梦咖啡。老先生说,当年他喝不起咖啡,只能去买店里的咖啡渣,自己做“二手咖啡”,8角一斤,相当于当时的5斤粳米。这一个历史偶遇,不能说是精神,也不能说是物质,是什么呢?大约是一个老上海人的咖啡情结吧,而这一个咖啡情结,不仅仅是一个人,也是上海这一座城市。

  如果追朔到更遥远的历史偶遇,那便是晚清时代,据说,上海的文人已经有了对咖啡的体验。有一阙流传于上海的竹枝词《考非》如此写道:“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考非是什么东西,其实就是后来的咖啡。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