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去参加一个会议,发现很多网络作家的知识储备很厉害,他们做的功课要比一般作者仔细得多,比如他写唐朝的故事,他写宫廷政变,他是事无巨细地做研究。可是我也想说一个建议,希望他们不要单单为了这个点击率,而是应该在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多去看一些文学作品,而不只是用点击率来要求自己,追求质而不要追求量。
读《繁花》,一人一生可能就几个字, 你享受生活,生活都会有变化
问:你说过书里的故事都是听来的,都有原型,但却没有你自己?你其实也有丰富的经历,比如上山下乡,是不愿意写出来吗?
金:这部小说看上去有很多故事,别人都以为我记忆力超群,能记住那么多事情,实际上我并没有刻意搜集。因为写这本书我已经将近60岁,写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前二三十年遇到的事会突然冒出来,你经历过的一些东西,他会在某一天给你帮助。我曾经到东北当过七年知青,不是不愿意提,而是说特别容易被曲解。《繁花》里我写了一句话:谁是牺牲?谁是牺牲品?就差那么一个字,但好像牺牲就特别崇高。实际上,牺牲和牺牲品都不值得。
问:哪怕你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可是你的文字里却没有残酷和凄惨。《繁花》里一些人的命运并不好,但你并没有刻意去放大这些痛苦?
金:我有意做得麻木一点,我们要留出空白,要让读者自己来想象这个人到底过得幸福还是不幸福,我们不要自作聪明,不要去声明我们自己干嘛,去分析别人的心理。因为现在读者都很聪明,他会根据他的经验,来分析这部作品,喜欢还是不喜欢。《繁花》里面有一些人,一生几千字就写出来,中国人所说的“一生一世”,其实就这么虚无。
问:这种“虚无”的态度,也是你书里面表达出来的,就像书里最后引用的那句歌词——“不如温柔同眠”?
金:是,虚无听起来好像很消极,其实有积极的意义。有的评论家说《繁花》整个题材到最后就是一种花无百日红,就是告诉你们要享受自己的生活。你想想看,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几个字,你们还有什么多想的,反正你享受生活,生活都会有变化。
问:有人说你把一生都写在这本书里面,你还会有下一本书吗?
金:这几年应该都不会有了。有人问,你把所有东西都搞在一本书里面,不后悔吗?不后悔。有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浓度上的问题,我自己是知道的,我是希望它很浓郁,就是要非常浓郁,所以这本书看不快,每个字都让你仔仔细细地看,我这本书是没法浏览的。
金宇澄的野心,就像写诗,你要有一个口吻,要有一种文字,和别人不一样
问:《繁花》出来以后,很多人讨论语言这个问题。除了用上海话之外,《繁花》还有一些其他特别的语言,比如不分行,标点符号只有逗号和句号,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