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庸常的生活中发现哲理和美感

    阿兰·德波顿出了新书,是一本随笔集———《无聊的魅力》(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平心而论,该书并没有超过他的代表作 《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幸福的建筑》等的水准,但并不妨碍我们愉快的阅读,因为,德波顿渊博的学识、丰沛的才情依然挥洒在这本随笔集中,让我们再次感受了他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处入手,化腐朽为神奇,道凡常之妙处的智慧与魅力。
  全书收录了《忧伤的快乐》《机场散心》《为爱撒谎》《工作与幸福》《成人参观动物园的启迪》《无聊地方的魅力》等九篇随笔,涉及飞行、爱情、职业、写作、绘画等领域。他从美国著名画家爱德华·霍普那些以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活图景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揭示了绘画与当代人生活的关系:“当我们忧伤之时,或许恰好是那些忧伤的书籍最能赋予慰藉;当我们孑然一身、孤独无依时,我们悬挂在房间墙上的,应该是那些孤零零的服务站的图片。”因为霍普的绘画展示的多是一些转瞬即逝、背井离乡的场景,它们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引起共鸣,“我们在图片上所欣赏的,并非其表达的题材,而是其表现的格调,是通过颜色和形式所表达的情绪态度的记录”。从追求曾经的恋人克洛艾时那欲说还休、言不由衷的语言中,德波顿总结了“为爱撒谎”的两种模式:“我的谎言,尽管被逼无奈,但还是令我羞惭不已,让我认清两种谎言:为了逃避的谎言和为了获得爱情的谎言。”他讲到,热恋中的人们都会设计“爱情鱼钩”,但假如人们在爱的诱惑中上了钩,那也是巧合,而非计算,因为“爱情鱼钩具有一种极其独特的品性,难以用任何逻辑的因果原则进行界定”。而在阐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中,德波顿告诉我们,即使你拥有较高的拼写水平,要写出一部好的作品,也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组织语言的过程。写作并不等于记录,“呈现真实的生活,难于对感官体验的忠实记录。将看到的事物进行记录,并不足以成为艺术;只有经过筛检、选择和思考的过程,笔下的事物才有可能显得真实”。德波顿的这些论述,对于有志于写作的人们,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当代人整日疲于应付生计,都市的清晨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就是最好的写照。快节奏的工作、残酷的职场竞争压力,让人们疲惫不堪,心智因而变得迟鈍、麻木甚至冷漠,无心感受或者视而不见生活中的风景。德波顿则启发我们,可以换一种生活方式,在庸常的生活中发现哲理和美感,从而温暖和点亮我们的心灵。乘坐飞机出差和旅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寻常之事,德波顿的慧眼却能穿透常态,敏锐地发现“飞机的起飞为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极佳象征。飞机展呈的力量能激励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类似的、决定性的转机; 它让我们想象自己终有一天能奋力攀升,摆脱现实中赫然迫近的人生困厄”。德波顿还告诉我们,工作不仅是挣钱的手段,而且是实现自我的方式,这种观念使需要和幸福相一致。但“工作中的幸福感现在如此难以获得,是因为我们的期望远远超出了现实”。从参观动物园的所见所思中,德波顿又诙谐地议论,动物园一边使动物看起来像人,一边使人看起来像动物,所以让人内心不安; 进而从人的动物本性的视角指出:“一个人的怪异行为从本质而言往往是简单的动物性目的———食品、居住和后代的繁衍———的复杂化体现,如果能够发现这点,人们将再次获得一丝安慰。”在对自己的故乡苏黎世美丽宁静、整洁有序却可能乏味无聊的解读中,德波顿结合荷兰画家德·胡赫的作品深入分析,揭示了平凡环境的价值在于控制人们虚妄的欲望,避免势利地试图脱离日常生活,从无所不在却被人忽略的世界角落找到快乐。这让我想起了今年5月在瑞士旅行时苏黎世留给我的美好印象,它看起来的确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喧嚣,一切都那样地井然有序,但它的魅力就在平常的细节之中,如老街商店上方悬挂的柔软的金手雕塑对游客的吸引力,一户户民居门前摆放的美丽的鲜花,苏黎世湖上矗立的计时器,无不散发出温馨动人的气息。
  英国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说过:“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一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焦虑。”德波顿的作品是否称得上伟大,尚难定论。但他的文字的确有抚慰和启发我们心灵的魔力。《无聊的魅力》中涉及的话题,其实在德波顿的许多代表作中有更广泛、深入的展开,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一本阅读德波顿许多代表作前的导读之作。德波顿所拥有的渊博的学识与思辨能力,又非常值得中国的作家学习。当下的中国尚未涌现德波顿那样的百科全书似的作家。将哲学通俗化、学问文学化、对象大众化,引导读者从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和美感,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这,大概是德波顿作品给予我们的最好启迪。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