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有“明智的偏见”——马家辉讲《新闻的骚动》

    这个礼拜又轮到我马家辉来讲书,来讲《开卷八分钟》。因为有些观众朋友说,好像没有全部听得懂,可是你放心因为我一个礼拜,从礼拜一讲到礼拜五,假如你如果能够坚持从礼拜一看到礼拜五呢,我保证到了礼拜五的时候,你大概都可以听得懂了。因为你习惯了,你听习惯了我的普通话,而你也可以顺便学一下广东话,所以是一举两得非常好的节目。

    好了那今天礼拜一,我要特别讲一本书,那本书的作者就是我的偶像,基本上我偶像不多啦,就是只有张爱玲,只有陈丹青,只有梁文道,还有个窦文涛,还有我自己。

    那这一个是洋人洋鬼子的偶像,就是英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他写过小说,可是基本上他就是写散文,出书量非常快,出得比我还快,一年几乎都出一本两本到三本书,而且每一本都很有影响力。那这一位作家英国的大才子,叫做de Botton,台湾翻译作狄波顿,内地叫德波顿。这一位才子很年轻啊,才40多岁。然后你看他怎么样个才子法呢?他本身在瑞士出生,后来就去了英国,好像19岁还是20岁,就进剑桥大学读书,然后23岁就出了一本小说爱情小说,卖了两百万本,你想一下那收的版税。他本身就是富二代,所以这个世界非常不公平。

    后来呢他发现了,原来他最好的最大的本领,不在于写小说在于写散文,所以他就写散文。后来他的书有翻译为中文,他替中国大陆的读者,中文版本写序,在序里面他这样讲说,“我发现我最好是做一个散文家,而不是小说家。”因为他懂很多东西,然后很多冷门的热门的主流的非主流的知识都有。然后他文笔又非常好,头脑非常好,很有幽默感,所以写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从哲学到旅行到爱情,什么都写。

    那今天介绍他的新书,台湾已经翻译出来了,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也隆重推出,英文叫做THE NEWS--新闻。可是翻译,台湾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都翻译为《新闻的骚动》,那我们看这书名这明白,他讲的是新闻,新闻媒体。

    他讲到先从旧媒体讲起,里面也讲到什么呢,讲到新媒体就是网站。所以旧媒体也就是传统的报纸、杂志,他都有讨论到,然后再讲到新媒体网络年代,我们读者跟媒体之间的关系。

    里面这个书还一章一章的讲,讲到八卦新闻,还有政治新闻,还有消费者的新闻,环保的新闻,他觉得应该怎么样来做。这样他一开始这个书很有趣,他给大家看一张图片,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照片。

    你觉得是什么呢,看不懂,一看根本猜不到。你可以猜是任何的东西,可以是猜的是一个牛杂,或者是猪杂,可以猜是一块棉布,一床棉被也行。

    可是呢,其实这是一张很著名的画,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提香·韦切利奥画的一张画《吉罗拉莫肖像》。那这个画其实我们刚刚看到小小的,就是那个画的局部,就是这个手肘的地方这个。

    那德波顿是想告诉我们说,你真要欣赏这张画,你必须要站在一个对的,准确的距离。这是跟这个画保持一公尺的距离,不然的话你太近根本看不到,他是用这个比喻来说明看新闻。现在很多的新闻,不管是八卦新闻,政治新闻什么新闻,其实都太近了,把很琐碎的事情放得太大了,那放大到大家,就等于我们看不到一个树林,甚至看不到一棵树,我们就看到树里面一个小小的一个片段,所以就迷失在里面。

    特别在网络年代,太多的不同的网站,那些资讯,新闻变成资讯,而且是非常零碎的,所以其实是不太好的事情。所以德波顿的书中有一段我特别喜欢,他说:假如是这个时代的独裁者想要掌握权力,其实他不需要来不准人家说这个说那个,刚相反独裁者应该说鼓励大家多说,可是说得都非常琐碎,非常零碎非常片面,那大家就会失去了讨论真的争执,讨论真的问题的这个能力,最后根本没兴趣去管外面的事情,大家只管着自己很琐碎的东西。他说其实这是独裁的秘密。

    当然德波顿还讲了好多其他关于新闻的事情,包括他说,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八卦的新闻,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的时候有点高兴。不是高兴别人很惨,而是高兴自己很幸运。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部分,我们也可能去害别人,可能杀了我们父母亲,做了一些不堪的事情,可是因为其实他种种的理由,包括害怕、包括没有机会,很多网友说,包括没有机会做坏事。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不幸的或者出糗的八卦新闻,我们心中都非常庆幸,幸好不是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这德波顿在书里面,用他很优美的文笔,来告诉我们说种种自己跟媒体之间的关系。然后他就说:“媒体很难中立,也不应该中立,反而应该用一种非常充满智慧的偏见,来引导读者,来真的站在一个对的距离,来了解这个世界。”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