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芳菲——《酸男辣女》序

    何菲文字的妙处之一在于: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瞬间踏进读者的心里。这是从我得知“何菲”这个人名之初,再历经十年后的感受。

    何菲是谁?上溯十年,当我在报纸的图书销量排行榜中,初次看到她的名字,猜想那应该是一位灵动而知性的未婚女子。彼时,我如同许多读者一般,从姓名的取意出发,用文学想象勾勒一个陌生人的轮廓,虽然荒诞也难逃有趣。

    何菲是谁?四年之前,上海作协组织活动,颠簸的大巴车中,当我和她的身体距离只剩一米过道的时候,电光火石,闪回以前曾对她莫名其妙的臆想与揣测,暗自吃惊,她的气质居然与我的想象异常接近——人生若只如初见!在历史现场的重演中,期待也许就成了某种被允许延绵的幸福,只是如今的我再也回想不起那辆车的终点究竟在哪里。当时听同车的狐朋耳语,短短几年,她连续出版了好几本书,在文字江湖中已然搏出“上海熟女”的名号。《酸男辣女》是她的第七本书,也是她为人妻,初为人母之后的第一本书,书中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她婚后写作的。想来,每个人的文字都如同自己的掌纹,轻捧一把沙,沉浸于红尘潮汐的往复中,不知不觉,玄妙的纹理变动了走向。当下,她的文字或许也传递着命途的密码,比如对于无法割舍的疼痛感——达观的疼痛确实有助于更加剔透地活着,而非出自时尚“健忘”的抒情。比如对于暧昧的界限,她掌控得愈加收放自如,底线终归不会变为火线。比如维持冷静局外人的视角,棉里的那根针藏得更深了,唯恐那沧桑的脉搏和轻易的谶言同样会令人不知所措……

    十年之后,她的文字不再妄图寻找真相,或许已然窥晓没有所谓“真相”,只剩对真相的认识!包括对时光流逝的存在感以及“时间”本身是虚无的两条平行法则,她的文字能协助读者从这些严谨的法则之隙,找到些诱人的糖块,诸如爱、性、世情……这本书里藏着太多妙趣横生的酸甜际遇。

    何菲是谁?那个在电脑前轻松码字,同时努力嚼零食的长发女子;那种在饭局间谈笑风生、把酒言欢的表相,与内藏沉静洗练的行者之心;那座情爱沙盘中被随意指点的昆仑之巅,以及令人身临其境的蜃景重重,成全了她从昔日至今,一路疾风前行的精致情怀。

    何处芳菲?灵犀心至。

    何菲究竟是谁?当下,至少我可以抛却所有的文学想象——现世中,她是给予我安稳感的枕边人,以及我儿子的母亲。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