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人是这样炼成的——读何菲的《上海蓝颜》

    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上海男人是全国男人中最让人瞧不起的,原因或许很多,无非是小气、精明、琐碎、矫情甚至娘娘腔等等。然而以讹传讹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真的就这样认为了,至于上海男人到底怎么样,似乎已经被渐渐淡忘,进而不再经常提起,顾家似乎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标签了。

    如果抛开成见,真实地对这个城市的男人们作一番分析结果会是怎样的,我认为是颠覆,你会发现有些传说仅仅是传说,还有很多的东西被隐藏被忽略,这些被忽略的东西我在一本书里面找到了,这本书是《上海蓝颜》,作者叫何菲,毕业于上师大,算是我的校友,只不过比我高四届而已,据说著有两百万多字的作品,写专栏,做编剧,搞策划,文字流动清丽,擅写都市风月,对都市里的男人、女人、时尚文化有着独有的见解。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人精,这个词语没有贬意,人精的意思是说她把所有的东西几乎看透,在她的面前没有什么是秘密,上海女人不是,上海男人也不是。

    《上海男人》结构上分了四章,分别是:性情,红尘,乐事,江湖。这就是男人的全部,性格、情感、爱好、事业都在其中了。男人因地域不同而相差万倍,生于淮南为橘,长在淮北则为枳。生于、长于上海的男人在这四端也是各有区别的。说上海男人的性情,书中举了两个例子,大概是最好的代表了,一个就是邵美洵,不是因为他有着万贯的家产,也不是因为他有文坛小孟尝的雅号,而是因为他的“富而不骄,贫而不丐,既是后来,也没有没落的样子”(施蛰存语),尤其是“既是后来,也没有没落的样子”,这是一种真正的贵族气质,似乎也是上海男人在努力坚守的东西,这和钱多钱少无关。另一个是姚明,作者认为姚明的身上透露出了太多的上海男人该有的东西,八面玲珑、审时度势、随弯就圆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所体现,他的世故给人一种疏离感。作者还说到其他几个男人,比如王家卫、陈逸飞、蔡嘎亮以及张爱玲小说中的那些男人,深谙人情世故。在红尘一章中,作者头头分析了上海男人对情感、对婚姻的态度,总归上海男人的深情如何,这一点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所见识的是上海男人的风情,也许那是老客勒的事了,现在或许变了。

    第三、四章是我最喜欢的,真正把上海男人的之所谓男人的侧面写地充分,在乐事一章中,上海男人的抽烟、穿衣、识香、喝酒还有麻将都是特别的,有着上海文化中独有的意味,是一种充满质感的想象。第四章中,何菲开始谈涉上海男人关于事业的话题,关于房子、工作、人脉等等关于江湖的事情。写来随意,读来深省。难怪有人说:“温柔处,男人引为知己,见血处,男人扼腕反思。”这话在理。

    一个女作家能够如此熟悉上海男人的历史、现状,能够洞悉他们为上海男人的秘密,这实在是一种难见的卓越的眼光,不知道和阅历有无关系,这是我的一个疑问。在何菲的笔下,我到见识了上海男人素有的品质依然可贵,只是何菲关注的多是和成功略沾边的人,就算草根蔡嘎亮也已不是纯粹的草根了,也许还不完全,因为这本书时尚气息有些重,自然不能够代表所有。至于作者的笔法和才气,徒然是可惜了,仰卧一个作家朋友说得好:写专栏、时尚,会把自己写坏的,这话我依然相信。

    一本《上海熟女》,一本《上海蓝颜》,何菲也就只是何菲了,这是对才情的一种浪费和不尊重。我对我说的话负责。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