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上海书展,大卫·米切尔出现,《绿野黑天鹅》和《雅各布·德佐特的千秋》的中译本和他此前的两本书《云图》、《幽灵代笔》同场亮相,他本人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两个月后,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云图》在北美上映,2013年初,这部电影还将在内地上映。“Mitchell Geeks”(大卫·米切尔读者的自命名)开始在中国扩编。 大卫·米切尔于1969年1月12日生于英格兰绍斯波特,在肯特大学获得比较文学(英语文学与美国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因为和日本女子相爱,去了广岛,在那里生活了八年。他自小就想成为作家,但直到去了日本生活,才开始全身心投入写作,为此,他“把家里的电视机、录像机通通送人,晚上也不出去泡吧了”。 1999年,《幽灵代笔》出版,获得约翰·卢埃林·莱斯文学奖。2001年,第二部小说《九号梦》让他被评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并进入布克奖决选。2004年出版的《云图》入围布克奖决选,还入围了科幻界的星云奖和克拉克奖,也是这一年,他得到当年的英国国家图书奖。 第四部小说《绿野黑天鹅》出版后,他入选《时代》周刊“2007年世界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评奖词这样写:“他精湛的技艺诱使评论家们把他与托马斯·品钦、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等富有革命性的当代作家相提并论。但他依然坚守在自己一片独特的田地,吸收来自美国作家(如保罗·奥斯特)、英国作家(如马丁·艾米斯),和日本作家(如村上春树)的养分,培育出一种极具个性的果实。” 《云图》是大卫·米切尔目前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给他赢得巨大声誉的作品,他曾调侃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将和《云图》拴在一起,他就是那个“写了《云图》的人”。 这是一本庞大复杂的小说(中文版有385000字),这种复杂首先来自它的结构,小说里有发生在六个时间段里的六个故事:1849年或1850年,亚当·尤因乘“女预言者号”,从南太平洋查塔姆群岛返回加利福尼亚;1931年,青年音乐家罗伯特·弗罗比舍,投靠比利时的音乐大师,成了他的枪手;1975年,记者路易莎·雷,调查核电站项目,遭到财阀追杀;2000年后,出版人蒂莫西·卡文迪为躲避黑道追讨版税,被哥哥骗进一所养老院,从此不见天日;未来的某年,克隆人星美—451在反抗组织“联盟会”的协助下,反抗公司制国家对克隆人的奴役;未来的未来,人类文明“陷落”的年代,夏威夷的部落少年,遇到了人类文明的保留者“先知人”。 六个故事不是一次讲完的,而是分成两部分,以12345654321的顺序进行讲述,罗伯特·弗罗比舍的故事里,作曲家对自己的作品《云图六重奏》的概括,可以看做是这部小说的结构概述:“在第一部分,每段独奏都被它后面的一段打断;在第二部分,每段被打断的独奏都按顺序再次开始。” 不仅结构复杂,故事的文字风格也非常杂糅,充满戏仿。亚当·尤因的故事,用的是日记体,文风像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海上故事,甚至也像《白鲸》那样,给主人公配备了一个类似于魁魁格的人物奥拓华;罗伯特·弗罗比舍的故事,用了是书信体;路易莎·雷的故事,酷似约翰·格里森姆的罪案调查小说(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卡文迪什,认为这个故事在迎合好莱坞);星美的故事,用了很多反乌托邦小说的元素,这个故事,依靠采访对话来完成。 之所以在结构上着力,是因为大卫·米切尔认为:“情节、人物、主题、结构作为构成小说的四要素,其中表现情节和人物的各种手法已经被前人挖掘殆尽,主题需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是个人能决定的;留给新作家的,就只有在结构上创新了。”他甚至是先有骨头再填血肉:“当我想到一个新的或者说特别的小说结构的念头时,我就把这种念头给写下来了,我总是在考虑,什么样的小说适合这种特殊的结构。考虑好了之后,有一天,我就会去写这样的小说。 六个故事并非全无联系,在123456部分,上一个故事,总是出现在下一个人的阅读里,亚当·尤因的海上日记,被罗伯特·弗罗比舍读到,而弗罗比舍和爱人思科史密斯,在多年后成了核电站项目的负责人,也是路易莎·雷的线人,路易莎·雷也因此读到了两人的通信,路易莎·雷的故事,则被人写成小说《半衰期》,送到了蒂莫西·卡文迪手上,卡文迪什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激励了星美,星美则在口口相传中,成了文明陷落后部落人的女神。到了54321部分,故事还是靠阅读来连接,上一个人打开书、信、电影,下一个故事得以继续。六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上都有彗星形胎记。 六个不同时代的人,六段人生,只有极稀薄的关联,却又环环相扣,但它又不是转世再生那类概念的简单图解,而是在说,每一个生在当下的人,都站在千万个前人累积出来的地壳上,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有更紧密的关系。他们虽然已经逝去,他们的生命体验,却代代流传,像天空的云朵,不停变幻形状,附着在不同人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