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金庸的小说简陋,觉得纪德的《窄门》高级——“第一次看,被彻底打垮,完全懵掉”。在这一次的上图讲座中,马原再一次阐释了他在大学教课时的理论,他觉得19世纪的小说已经被写穷尽了,那些作家如同整个砸到面前的巨大山脉,根本无法超越。所以,后来才有了心理学的介入,从旁的道路寻找出路。在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已死”。
没错,当年的马原就是因为这句话被震惊到了文坛,直到今天采访,还有许多人提到这个话,他仍然这么认为。
从心底里,这个曾经的先锋小说家有着对文字的洁癖与较真,但现实的种种又让他不得不以另一种面目出现,在这个身份里,他参与到这个世界本身,写小说,是个作家。
我比你们都健康
据说在海南的家中,有很多马原的画。他生病后开始学画画,每天画,画十几、二十个小时。他说,这可以帮助他调整呼吸。在海南,他每天都晒太阳,看见大海,喝干净的水。
他每天出门骑车,他说在上海在北京,想找个能骑车的地方,可能要到真正的郊外,而且这一路上全都是尾气,根本动不了。他以前很喜欢开车,开快车,生病后他把车子换成小排量的,并很少再开。“我当时觉得就不给这个世界再制造污染了吧,都已经这么脏了。做点好事吧。”
马原的老婆比他小20岁,以前是个运动员。没有读过什么书,凡事凭直觉。当初马原和皮皮离婚,单身18年之后碰到她,一眼就喜欢上了,找朋友去说,她就同意了,两人领证。
如果不是生这场病,马原没有想过还要回到原地,没有想过要来上海来北京,没有想过要再写小说。
但他又说,这场病给他带了完全不同的东西,给了他新的生命。他说在生病的时候,他有特别强烈的愿望想去写作,觉得自己的世界被打通了,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些亲身的经历,都被他写进了这本书里,他说,如果不是病,就没有这本书,也没有现在看世界的眼睛。
访谈结束时,马原站起来,像小山一样。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露出显眼的一口大牙,“我现在很健康,各种指标都特别好,我比你们都健康。”
心直口快的马原。
马原爱看
·梅里美《马铁奥》
最后马铁奥一枪把儿子打死了,马原说,“谁看到这一页不流泪,真是狼心狗肺。
他告诉80后写作的苦:“伏案是个很大的问题。也许会一天十几个小时坐着,等到想去解手或吃饭,才发现浑身特别难受,保持同一个姿势太久,僵了。”
·纪德《窄门》
高级,几乎无法拆解。借给余华看,他看完,浑身发抖。
·贾平凹《废都》
是一部卓越的、举重若轻的书。100年后如果只留下3部中国小说,不管另两部是什么,《废都》一定是其中之一。古往今来写贪婪、写嫉妒、写恶毒、写吝啬都有杰作,《废都》是一本写无聊写到极致的大书,非常到位。更要紧的是作者写得意了,忘记了深刻,把它写成了只有形态没有思想深度的书。
|